欽天監很快就將大婚日期測算好了,榮韶凌在八月,榮韶光在十月,在此之前,兩人要正式遷居王府,大婚是在王府舉行的。
宮外的王府早已建好,榮韶凌和榮韶光選了個好日子出宮,除非登基稱帝,否則這皇宮再也不是他們家了。
正式遷宮前天晚上,榮韶凌和弟弟妹妹在皇后的正陽宮吃了個團圓飯。
皇后前前后后懷過五胎,最后平安生下來的只有三個,榮韶凌、女兒榮陽公主、四皇子榮韶越。
榮陽公主今年十五歲,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性子溫婉安靜。
榮韶越剛十一歲,還是個有些無法無天的熊孩子,不過他很怕榮韶凌,在皇兄面前一直很老實。
弘嘉帝不在,母子四人這頓飯吃的和樂融融,飯后,皇后命人將榮陽公主和榮韶越送回去,只留下了榮韶凌,她要囑咐幾句。
“明天起,你就要自己頂門立戶了,雖然你從小就心里有成算,但母后還是要囑咐你幾句……”皇后細細地囑咐著。
皇后說的無非是些老生常談,說完后又給了他一箱子的東西,銀票、房契、地契、下人的賣身契等等。
皇后當年成親時,嫁妝豐厚,皇家給的聘禮也原樣給她帶回來了,又有精明的管事、嬤嬤幫忙照顧產業,所以皇后身家十分豐厚。
但榮韶凌看著這大筆的資產,仍是心中一驚,“母后,兒臣這些年在宮外也有不少產業,況且每位皇子出宮建府都有二十萬兩銀子,兒臣不缺錢。再說了,您都給了兒臣,榮陽和阿越怎么辦?”
“母后給你,你就拿著,在宮里一應花銷不用你操心,可出了宮,事多著呢,那點兒銀子不禁用,你又有大志向,銀子更是不能少。
榮陽的嫁妝是自她出生起就攢的,以后禮部還要按制準備一份兒,少不了她的。
至于阿越,他還少,母后再攢,況且你弟弟出宮建府,你這當哥哥的不得給他添點兒。”皇后堅決的將東西遞給榮韶凌,“拿著,長者賜,不能辭!更何況我是你母后。”
榮韶凌接下了東西,他自然不會虧待弟弟妹妹,“母后,說到榮陽,她已經及笄,趁著如今沒有和親之事,母后也該看著給她選個人家,趁早兒嫁出去才好。”
“母后知道,一直讓你舅母她們打聽著呢,你出了宮,來往聚會交際更多,各家人品行事看的更清楚,你也要留意著。”皇后想到嫁女兒雖有些不舍,但也并不拒絕。
皇后算的明白,將女兒早早兒嫁在京城,母女還可時時相見,再留幾年,萬一邊境不寧,女兒去異國他鄉和親,可就無再見之日了。
皇后猶豫了一下,接著說道:“你若是有用得著的人家,把你妹妹嫁過去也行,總歸你好了她才能更好,但只一點兒,你不能選那些藏污納垢的人家,駙馬人品得好,不能太委屈了她。”
“母后,兒臣不會拿榮陽的幸福換利益的。”榮韶凌搖搖頭,“她要平安順遂的過一生才好。”
皇后點點頭:“你看著辦吧。我前日宣了金綰入宮,這孩子的天真開朗是真的,不是裝的,說實話,她不適合皇宮王府,但好在人機靈,我派了兩個嬤嬤去教導了。
你既然認定了她,將人拖下了水,日后就得做個稱職的夫君。
從前你總說忙,不肯要侍寢宮女,如今所幸等到金綰生下孩子后再納妾吧。”皇后對這個兒媳婦不太滿意,但很喜歡,也不想兒子后院亂糟糟的。
“母后,”榮韶凌跪了下來,“兒臣此生只要金綰一人,希望母后成全。”
“什么?”皇后臉上的溫柔散去,“自古以來,男子三妻四妾,皇家更是講究子嗣繁茂,哪有只一人的?況且,你對她情根深重,對她來講未必是好事。”
“兒臣對金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