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人稟報說藍敏如從馬上摔了下來,藍敏儀一面讓藍谷親自拿著她的帖子去請太醫,一面帶人急匆匆地趕到西院。
之前因三房的這些人不安分,藍晏姝幫著藍敏儀將三房的人分了出去,這樣一來,三房那幾個姑奶奶回娘家都不好直接回王府,畢竟王府是長房的。
不過雖然分出去,三房兩個守寡的婦人也沒離王府多遠,藍晏城名下有座宅子就在王府西側不遠處,藍晏城夫人帶著女兒搬到了那邊,府中人提起來就說西院。
藍晏星夫人無兒無女孤身一人,藍晏姝曾問過她要不要改嫁,畢竟她年歲不大,枯守一生也是可憐,可惜她自己不愿。
所以藍晏姝與藍敏儀商量著,從王府東邊隔了一個小院子給她,免得她自己獨居有危險,府里人稱為東院。
將內里通向王府的門堵上,開一個向外的門,也算是分府別居了,省得藍晏城夫人攀扯。
藍晏星夫人自己在院子里吃齋念佛為逝去的丈夫女兒祈福,時常來藍晏姝院子里坐坐說說話,藍敏儀和李文嵐也隔三差五去東院請安。
她的日子過得雖有些清冷但很舒心,她偶爾也會去西院看看藍敏如,她雖然和嫂子關系不怎么好,但對藍敏如卻不錯,時常給她做個針線,將對女兒的一部分心意轉到了丈夫的侄女身上,了表慰藉。
今天藍敏如從馬上摔下來時,她恰好派丫鬟去給藍敏如送東西,丫鬟急忙回去給她報了信,所以她到的早。
她到的時候藍敏儀的人剛得到消息,正一邊派人去給藍敏儀報信,一邊控制住了闖禍的王家小子,而藍晏城夫人正命手下護衛攔著他們,雙方鬧的不可開交。
藍晏星夫人見藍敏如的傷勢沉重,又急又氣,“嫂子,敏如傷成這樣,昏迷不醒,你還有功夫想這些有的沒的呢?還不趕緊讓人給敏儀送信,讓她給請個太醫來看看才是正事!
藍晏城夫人這才反應過來,在女兒生命和不讓藍敏儀抓到把柄之間,自然是前者更加重要。
藍晏星夫人見嫂子想明白了,就來門口等著藍敏儀,預備著囑咐兩句,生怕藍敏儀也在氣頭上,鬧出禍事。
她可是知道,因為藍敏如的教育問題,藍敏儀和藍晏城夫人沒少起爭執。
依著藍敏儀的意思,雖然分府別居了,但藍敏如畢竟是藍家敏字輩唯二的血脈了,這教育上就按照藍家嫡系的規矩來,好好培養。
藍晏城夫人野心大,她自然是要好好培養女兒的,卻不同意讓藍敏如在王府學堂學習,生怕藍敏儀刻意命人教廢了女兒,或者教著女兒與自己不親。
藍敏儀不可能放手藍敏如的教育,畢竟以藍晏城夫人的見識能教出什么好來?雙方爭執了幾次,誰也不肯讓步。
好在如今藍敏儀不只是平西王府的家主,還是藍氏一族的族長,強行下令送了一批人去西院教導藍敏如。
包括文化先生、武師、琴棋書畫各科先生、教引嬤嬤、禮儀嬤嬤等十幾人,就當著藍晏城夫人的面教,省得她說藍敏儀給找的先生太差。
教了一段時間,藍晏城夫人倒沒反應這些人水平不行,反倒是這些人反應藍晏城夫人望女成材心切,對孩子太過嚴苛。
藍敏儀當年開慧早,又從小身強體壯,所以比同齡人學的東西要多。
藍晏城夫人一門心思讓女兒超過藍敏儀,定的學習目標比藍敏儀當年還高,藍敏如卻沒有堂姐那好身體,自去年開蒙以來,累病了三次。
藍敏儀為此與藍晏城夫人又爭執過幾次,還曾強行將藍敏如帶回王府住過,但每次又因為藍敏如想母親將她送回去。
藍敏儀找來教導堂妹的人都是精挑細選的,一般人家沒這個底蘊,藍晏城夫人的娘家就動了蹭課的心思,將幾個小的送了過來,美其名曰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