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大愿得償以至有些迷茫的榮韶凌清醒過后,就開始關心女兒的差事了,“隨圣旨送來的那些情報你看完了嗎?”
榮韶凌說的是厚厚一摞個人履歷,主要是讓藍敏儀看看她日后要與哪些人打交道,各人的品性及行事作風如何。
包括以陶國威、尤智武為首的兩大營主要將領,以及在她這個監軍手下辦差的監軍御史、督軍御史等人。
“看完了,營中將領的品性及行軍風格我都記住了,我還請了府中的幾位先生以及平西王府的幾位軍師過來,一起分析了,對日后該如何與這些人打交道也已有了成算。
不過做我下屬、隨我出行的幾人,我覺得不太合適,是否需要更換一下?”藍敏儀問道。
“哪幾人?說出來我聽聽。”榮韶凌一臉考校功課的表情。
“打住,晚膳已經備好了,吃過后你們爺倆兒再去書房仔細說。”金綰打斷道,讓這父女倆說下去,就沒完沒了了。
餐桌上,今天的榮晟澤有些興奮,一直在說話:“父王,以后我們是不是就要去宮里住了?我去上書房是不是就近了?是不是就可以多睡兩刻鐘了?”
榮晟澤正是愛睡覺的年紀,可偏偏每日都睡不醒,卯時(5:00)就得起床,洗漱、用早膳、練武,然后趕在辰時(7:00)前到上書房。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至少三百三十天如此,就算不去上書房也得早起練武,太難了。
“無論住哪兒,你都得卯時起床,早上多扎會兒馬步,前日看你武藝都懈怠了,雖不指望你上陣殺敵,但也不能荒廢武藝。”榮韶凌有些嚴肅的說道。
他對兒子的武學成就已經不指望了,但練武的好習慣得保持,強身健體也好啊。他的兒子可不能長成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
“哦。”榮晟澤的聲音滿是低落,剛才還神采飛揚的小孩瞬間有些蔫了。
藍敏儀覺得有些好笑,給他夾了塊兒喜歡的黃燜魚翅,好歹安慰安慰。她從小早起習慣了,不太能理解榮晟澤的心情。
“那父王,我們可不可以不搬去東宮啊?”聽到不能多睡,榮晟澤瞬間對搬去東宮沒興趣了。
“不行,太子必須要住在東宮,這是規矩。”榮韶凌干脆利落地拒絕了兒子的無理請求,然后話鋒一轉,“不過東宮多年無主,若要入住還需修繕,所以我們還可在王府住上月余。”
“為什么又不想住東宮了?”金綰看著越來越失望的兒子,好奇的問道。
“我之前和堂兄弟們去東宮逛過,那里還沒有王府大呢。”榮晟澤不想從大豪宅搬去小住宅,而且宮里哪兒比得上王府自由?在他看來住東宮的唯一好處就是離上書房近。
“幼稚。”榮韶凌有些無奈的搖搖頭,這孩子有些讓人頭疼。
東宮做為皇宮內的一處宮殿,自然不可能比王府大,但這是大小的問題嗎?就算只有一間房子,那也是權力的象征!
“就算再小,還不夠咱一家四口住嗎?放心,擠不著你。”金綰也有些無奈,兒子啊,你就知足吧,你父王沒有納側妃侍妾,沒有一堆孩子,否則那才叫擠呢。
因為這個插曲,晚膳后榮韶凌和藍敏儀書房議事時帶上了兒子,這兒子不好好教不行了,等他自己悟出點兒什么只怕還早呢,至于泄密的事,大不了讓跟隨的人多盯著點兒吧。
“你說說這些人選有何不對?”榮韶凌問道,這幾個下屬可是他親自精挑細選的,政務繁忙之余為女兒操碎了心。
“監軍御史曹昂,進士出身,一身的文人高傲脾氣,向來看不起武將,這在其文章、詩詞中多有體現。
父王為何要讓他隨軍出征,只怕于戰局不利吧?”藍敏儀不明白,父王將他查了個透徹,為何還要讓他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