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嘉帝不可能將其調回京城,又怕他在嶺南久了成當地土皇帝,所以想了個損招,將其調到了三迤為巡撫。
三迤與嶺南一樣,同樣是環境炎熱惡劣、蛇蟲橫行、經濟落后的地方。
林宇在三迤又做了三年巡撫,任期滿后,不做人的弘嘉帝又將他調回嶺南,林宇上書乞骸骨的折子都被弘嘉帝壓下了。
好在林宇壽命長,總算是熬死了弘嘉帝,熬到榮韶凌繼位。
“林大人這些年在嶺南和三迤為君分憂,為百姓操勞,著實辛苦,如今年事已高,理當頤養天年。”一番交談后,榮韶凌改了主意。
榮韶凌本是不舍林宇這么個能人致仕的,但今日一見,發現他確實已是風燭殘年,致仕之心堅決,也就不再強求,他不想恩將仇報將這老人強行拖進朝堂的深淵。
“老臣謝陛下體恤。”林宇急忙起身謝恩。
林宇辭官不是因為心有怨憤,而是實在力不從心,他老了,沒那么多精力與人爭權勢了,還不如趁皇帝對他頗為好感時致仕,給兒孫留下些情面。
正說著,門口的太監進來回稟,“啟稟陛下,公主殿下的受罰時間已到,皇后娘娘來接人了。”
“朕知道了,讓她們去吧。”榮韶凌擺擺手道,“林愛卿剛才可見過宣和了?”
“回陛下,老臣已見過了,殿下長大了。”林宇沒多說。
“林愛卿致仕后想是要留在京城榮養的,朕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可否請林愛卿每月抽兩三日的時間,來宮中上書房為皇子和公主教授些理政之道。
不瞞愛卿說,朕這一雙兒女沒一個省心的,宣和聰敏善斷,膽大進取,卻也沖動重情,有時難免失于理智。
晟澤這孩子又過于老實平庸,若要撐起朝堂還需多加調教。這滿朝之中,也就愛卿最為合適了。”榮韶凌誠懇地說道。
“老臣承蒙陛下看重,必盡心竭力教授兩位殿下。”不同于之前堅決辭官,這事林宇答應的很痛快,不過是每月兩三日罷了。
他兒子不成器,所有的希望就放在了三個孫子上面,如今孫子們尚未科舉入仕,他卻已然退出朝堂,人走茶涼,孫子們的仕途堪憂。
這兩位殿下,一位是未來的君主,一位看樣子也是個實權長公主,打好關系有百利而無一害。
林宇回了家,圣旨也到了,他又成了正一品的大人,不過職務卻成了翰林院的大學士,這是個好聽的虛銜,每月只需初二、十六去上書房為皇子公主授課即可。
隨圣旨到的還有大筆賞賜,古董字畫、文房四寶、金銀布匹,對這個老臣,榮韶凌很大方。
宣和公主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