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車上下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玉秀上次在皇宮里想要動手的那個興公公。
見到許家人已經嚴陣以待,興公公就知道他們已經得知了消息,臉色雖然有些不好,卻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公然給人使絆子。
主要也是皇帝這次對許家的評價很高,又想要借此樹立一個榜樣起來,興公公作為皇帝的貼身太監,對于皇帝的心思那是拿捏得穩穩的。
再想到他們能提前做好準備,看樣子在宮里也是有人脈的,于是他本來有些陰寒的臉色也好轉了一些勉強,擠出一絲笑意掛在了臉上。
許清河帶著一家老小上去行禮,興公公斂下心頭的憤怒,樂呵呵的笑了,招手請了圣旨過來。
接下來就是正常宣旨流程,雖然有些拗口,但是玉秀仔細聽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表揚了一番許清河無私獻出火炕方子的義舉。
說他是京城百姓的表率,不但獎勵了金銀各兩箱子,還賞了一些名貴布料和藥材。
這些玉秀都沒有太放在心上,最重要的是皇帝還賜了一塊兒匾額,上面龍飛鳳舞的刻著幾個大字。
積善之家
據齊思遠之前送了信過來,也說是因為制作這塊兒牌匾,才耽誤了一些功夫。
許清河有些受寵若驚,趕緊帶著家人一起謝過龍恩浩蕩,就親自帶著人上去,從小太監們的手中接過了牌匾。
后面的馬車上搬下來好幾箱子沉甸甸的貴重物品,不過這些可沒有人敢隨便打主意,那箱子上面所刻的御賜幾個大字,可不是隨意說說的。
賞賜雖然不是很貴重,但是對于許清河這一家人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榮譽了。
就連趕著一起過來的崔家幾口人,都發自內心的替他們高興。
因為這些人過來時鬧出的陣仗不少,所以那些街坊鄰居們也都圍了過來,不管是否出自真心,反正嘴里都不停的說著恭喜的吉利話。
就那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火炕,這些街坊家中也多半都做了,這不用不知道,用了嚇一跳。
火炕經濟實惠又干凈,用起來還非常的方便,讓大家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都好過了不少。
但是之前誰也不知道這方子是從許清河家中出去的,此時經過今日這一宣傳,大家也才明白過來。
興公公冷眼看著許清河在人群中左右逢源,一舉一動之間都很有派頭,再看崔氏雖然罩著一件寬大的斗篷,但你也能看出這是一個溫婉嫻淑的女人。
至于許家的女兒玉秀,等到興公公剛剛把視線轉過來時,就猝不及防的撞進一道似笑非笑的眼神里面。
興公公被這眼神看得很是不自在,他給云瀾閣的人下了幾次單子,前面的兩次都被退回去了,后來他也是火了,親自過去了一趟,除了那些銀票,又拿出一件宮廷之物,這才讓那徐慶接下了訂單。
沒多久就給他送了信過來,說著這單子云瀾閣的大老板親自接了,告訴他這件事情也急不得,等時機成熟之后,一定親自給自己一個交代。
他看著這其樂融融的一家人,興公公心中的憤怒都快要把他給淹沒了。
從他收到的消息來看,他那大侄子和大哥的出事,肯定就是這一家人的手筆。
這也不怪興公公想盡辦法也要取了玉秀一家人的性命,主要是他自己沒有子孫后代,就把大侄子當作自己的親兒子來培養,將來等他出宮的那一日,就可以頤養天年了。
現在倒好,精心栽培的大侄子被人給害了,就連那幾個幫他制藥的大師也被人一起弄死了。
許清河不知道興公公的那些內心戲,拿出提前準備好的荷包,給過來的小太監們分了,又另外拿出來一個大些的荷包,單獨送給了興公公。
實在是不想再多看許清河那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