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瑜和顧顏見顧瑾初往外面看,她們也撩開簾子。
只知道大興是天子腳下,這還是她們第一次來。
眼睛都不夠用了,又不敢表現的沒見過世面。
顧顏不知道顧瑾初在看什么,朝著她看的方向看過去。
她不懂馬頭上的是什么,能把一個金片子放在畜生的頭上,那一定是很了不起的大戶人家。
不由得想到在三姐腕上看到的手鐲,只有有錢才能任性。
她第一次出門,是有些怕的,心里更羨慕顧瑾初有母親在身邊。
顧瑾初放下簾子,蔣家住在固安,來宋家賀壽不應該走這條路。
不管今天蔣家會不會有人來賀壽,又會是誰來,他們大抵上不會碰面,因為身份相差太過懸殊。
馬車到了宋家的垂花門才停下,留著山羊胡的中年男人走過來,接過草順遞過去的帖子,向顧華年行禮:
“顧大人請這邊走,讓管事媽媽帶著女眷們去后宅,和咱們太夫人還有各家夫人說說話,開席還要有一段時間?!?
顧華年頷首,領著顧瑾輝跟在小廝身后,朝著待客的前廳方向走去。
幾個牽著內院代步小油車的婆子走過來,看顧瑾初和二夫人坐上去,大夫人顧瑾瑜還有顧顏也有樣學樣。
宋家世代書香,基本上每一代都在朝為官,雖是清貴家族半條帽兒胡同都是宋家的宅院,可見家族底蘊之深厚。
顧瑾瑜和顧顏被眼前看到的都驚呆了,這種沖擊力遠勝于街面繁華帶來的。
竹林環繞,怪石嶙峋的假山,九曲回廊下是一大片的池塘,光是荷花就有好多種的顏色。
馬車停下來,門楣牌匾上的【竹林苑】三個字,一看就是出自大家之手。
此時,宋家太夫人院子中,熱熱鬧鬧的坐了滿屋子人。
“家里太夫人想讓小女在家多留兩年,說是舍不得孫女?!?
“二小姐及笄后那可是百家求,太傅夫人一定是想給孫女挑個最好的…”
...
顧瑾初她們等著通傳的時候,聽到里面的歡聲笑語,還有時不時的恭維聲。
屋子里面花團錦簇,不管是什么年齡段的女人都是盛裝出席,頭上的簪子,還有微微晃動的耳鐺,可比那院子中盛開的鮮花還要賞心悅目。
鄭氏帶著顧瑾初她們上前去見安,太夫人做為今天主角反倒是裝扮最低調的那個,頭上僅戴了只蓮花佛字玉簪,再無其他。
和上一世顧瑾初看到她時一樣,長相慈眉善目,滿面帶笑。
太夫人抬起手伸向顧瑾初,“前些年我見你的時候,你才這么丁點高,一晃眼都是大姑娘了。”她用手在顧瑾初下巴處比量一下,笑著說道。
顧瑾初走過去拉著她的手,“太夫人康健,外祖母在家時常會提起您。”
她有些汗顏,十三歲時她陪著外祖母去護國寺禮佛,不喜歡那種氛圍偷偷跑了出去。
護國寺有一株梅樹長得粗壯,她當時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非要爬上去踩枝干的雪花。
聽到有說話的聲音,匆忙下來時摔了一跤,把身上的披風給扯破了。
當時聽到有人笑話她,嚇得她頭都沒敢回就跑開了。
還是宋太夫人命小丫頭給她縫的披風呢,后來那件紅色披風她再也沒穿過。
宋太夫人拉著顧瑾初的手,上下打量她。
“人云亦云不可取,眼見為實才是真,初姐兒當街抓倭奴的壯舉,是個勇敢又有智慧的好孩子。”
“不過有一句說的對,這孩子真真是長得人比花嬌,我今日一見,不僅漂亮,還是個端莊懂事的好姑娘?!?
她那句人云亦云顧瑾初自然知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