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初臨行之前去給父親請安。
紫竹閣就在竹林旁回廊的盡頭,和墨香居滿溢的花香不同,院子里種了好些柳樹和槐樹。
里面郁郁蔥蔥,大片大片的翠綠在風中搖曳,整個院子就像書中描繪的詩情畫意。
正房門前,兩個梳著婦人頭的丫環端著海棠花大圓盤走進去,父親新開臉的丫環春杏看到她,走過來行了個禮:
“三小姐來了。”眼睛朝著屋子里瞄了眼,又說了句:“蓮姨娘正在伺候老爺進早膳呢。”
顧瑾初點點頭,春杏站在門前幫著三小姐推開門,她也跟在后面跨了進去。
走到東次間,顧瑾初一抬眼先是看到了李香蓮。
蓮姨娘穿著月白色暗紋長裙,只簡單梳了個發髻,頭上手腕上還有耳朵上完全沒有任何的飾品。
顯得白玉般的臉樸實如華,如水的杏眸看著父親含著笑。
既不失端莊,素凈中又帶著不屬于她這個年紀的干凈清透。
父親除了母親這個正妻,只有一位姨娘,房里開了臉的通房有多少個,顧瑾初沒有那個好奇心去統計。
要說最會爭寵,又懂得不動聲色爭寵的,就是眼前這個不爭不搶的蓮姨娘。
她和父親有著年少時的情誼在里面,知道父親最喜歡她什么樣子,又是深諳此道。
顧華年見顧瑾初來請安,讓她坐下回話。
父親這些年愈發的注重養生,在身材管理上倒是不怎么在意。
正值壯年的他身穿青色鷺鷥紋官服,銀革帶松垮的系著,還是能看到腰間那層肥肚腩。
他身前的桌子上擺著香河肉餅,一碟鹵驢肉,切好的熏乳鴿,還有一盅冒著熱氣的燉湯,身旁的蓮姨娘正翹著手指伺候父親用湯。
“老爺,這湯在灶上文火熬了一晚上,您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早當值,最是要注意身體的?!?
顧瑾初聽聞低下頭,唇邊揚起一抹笑。
父親才三十三歲,清秀端正的面容變得愈發浮腫,都已經開始有眼袋了。
可見,他真的是要多注意身體。
顧華年喝掉碗中湯,抬手示意蓮姨娘,看著女兒問道:“初姐兒怎么這么早過來?”
顧瑾初笑了下:“是打算今天去寶坻外祖家,不知道父親有沒有交代的?”
聽到女兒的這話,顧華年眉宇間溫和下來,“昨天你祖母還說初姐兒現在懂事了,已經長成了大姑娘,現在你這樣就很好?!?
之前父女之間的關系不說劍拔弩張,顧華年多少還是對這個嫡長女失望的。
他是個讀書人,啟蒙教育以儒家思想為主導,最注重女子的品德教育。
“往日里你母親和外祖家多有寵愛,你的性格也該收斂一些...你外祖家如今也是今時不同于往日,你是父親的嫡長女,回到鄭家代表的是父親,言行坐姿,都是要有講究的。”
顧瑾初對父親說的一一稱是,上一世最后一次見父親,是母親意外身死之后。
她挺著孕肚回來,顧家人以為她是為了母親身后龐大的嫁妝而來,一點不顧及她懷有身孕,還有蔣家五夫人的身份。
不過是仗著那所謂的孝道罷了,想著當時父親和他身后顧家人的嘴臉,顧瑾初能這樣心平氣和的說話,已經是一忍再忍了。
顧華年對女兒今日的表現很滿意,至少說明鄭氏并沒有和初姐兒說什么,不然以他對女兒的了解,現在不會是這樣的恭敬。
見老爺沒在繼續說話,他身旁的蓮姨娘說著:“三小姐安,剛剛在伺候老爺,沒能及時給您請安,三小姐不要怪罪妾身才好?!?
顧瑾初沒有開口說話,笑意盈盈的看著她,想知道她打算說什么。
“不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