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趙康曾經訂過三次親事,但每一次都以悲劇收場。
第一次是在他十八歲那年,距離大婚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準大皇子妃卻在吃粽子時不幸噎死。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卻不知命運開始對他殘忍起來。
一年之后他迎來父皇的第二次指婚,準大皇子妃在賜婚后當天,游園時不慎跌入護城河中,就這樣香消玉殞。
如果說第一次是巧合,第二次就變得有些耐人尋味。
直到大皇子二十歲那年,又一次遭受未婚妻的離世。
準大皇子妃在大婚前三天突然患上惡疾,纏綿病榻一個多月后,最終因無法自主進食而活活餓死。
眼看著趙康即將迎來他二十二歲生辰,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皇后娘娘為他的婚事可謂操碎了心。
她不能堵住悠悠眾口,外界謠言四起,稱大皇子命中克妻又活不長久,這些話在第二個大皇子妃身死后,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她始終堅信自己的兒子并非如此,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
康兒雖然嘴上不說,但身體狀況日益惡化,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好在一切都開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皇后露出一抹欣慰的笑:“韓先生在三江所城發現一味奇藥,康兒的身體在日漸恢復中。您也知道那孩子心思重,不忍心拖累了別人,皇上再給他一些時間吧。”
建元帝對于皇后口中的韓先生有所了解,因為他正在服用的固元丹,就是這位韓先生根據自己的需求而煉制出來的。
“康兒的病情大多是由于過度憂慮所致,等到過完年后,可以考慮為幾位成年的皇子開設府邸,更換一下生活環境也許會對他有所幫助。”
建元帝的話讓皇后有些驚訝,甚至超過了當年準皇子妃去世時給她帶來的沖擊。
難道皇上已經確定了立儲的人選?
就在這時一名小太監走了進來,跪地稟報:“啟稟皇上、皇后娘娘,蔣大人帶著新婚夫人前來謝恩,剛剛已經過了午門。”
聽到這句話皇后才恍然想起,蔣家的五爺蔣南笙剛剛成婚。
迎娶的正是幾個月前圣上親自冊封的安平縣主。
她曾聽韓先生提起過這個顧家女子,但沒想到一個六品小官的嫡女竟然能同時受到二皇子和蔣南笙的青睞。
她看向身后的芳若,吩咐她,“去翊坤宮通知淑貴妃,蔣大人是她的親弟弟,這個弟媳婦兒她怕是還沒有見過吧。”
早膳后一直沒說話的建元帝,這會兒從羅漢床上站起身,很自然的整了整袖口。
“永樂那孩子聒噪,一會兒跟了過來又會吵得你頭疼。”建元帝淡淡地說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
皇后聽到這句話,嘴角微揚,輕輕笑了一下,目光溫柔地看向建元帝,輕聲說道:
“永樂這孩子天真浪漫,妾身只有康兒一個孩子,每次見到永樂都會覺得很是投緣。”
她一邊說著,一邊抬起手搭在芳若手臂上站起身。動作優雅而從容,沖淡了些歲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
對建元帝淺笑柔聲道:“聽聞淑貴妃院子里的枇杷熟了,不知是不是還和往年一樣的味甜……”
“淑貴妃到。”大殿外響起太監的通傳聲。
長相端莊成熟秀美的女子走進來,她身著肉桂色豎領對襟寬袖長襖,身姿曼妙,步伐輕盈,每一步都盡顯端莊優雅。
她面上帶著淺淺的淡笑,一同進來的還有隱隱淡淡的果香,她曲身行禮道:“皇上,皇后娘娘萬福金安。”
建元帝負手站在那里,微微俯身伸手把她扶了起來,“朕和皇后正打算去翊坤宮呢。”
淑貴妃聽聞眼中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