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一早,天光微熹之際,一身穿墨色嶄新棉麻短打,頭上用同色布帶攏了個道髻,身背書箱,頗有些雌雄莫辨的小童,把手里的籍牌遞給內城門官,得到驗看后,快速出城,直奔南城。
此刻的南城瓦巷還不到人頭攢動的時候,因著時辰尚早,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人影晃動,有早起開鋪擺攤的店家小二,有如賣梨小哥般早早起來進城販賣的腳商,也有起的早等著開市的顧客,人流倒是還不多。
李瑤光卻不敢耽擱時間,顛了顛背上沉重的書箱,就在著南城瓦巷里四處尋覓起來。
要說書,其實該是人們飯后歇息,聊天打屁閑著的時辰為佳,可自己這不是初來乍到,一切都得摸索么,沒有經驗就只能勤為先。
而且瓦巷多熱鬧的,雖然自己說書并不要搶占那些當街買賣的好地方,卻也得尋個鬧中取靜的清幽之地,最好還要有一定的場地,要不然人家聽書都沒地呆不是?
條件有些苛刻,好在她曾經來過,心里倒是有點譜。
路過包子鋪的時候,遞上手里最后一枚通寶,問了價,外城肉包居然與內城饅頭一個價,李瑤光狠狠心,也不過舍得買了兩個大肉包而已,捏著找回的六枚銅錢仔細的收入囊中,把包子塞背后的書箱,復又背起,便飛速往自己心儀之地趕。
這是一處三岔街口的位置,不過因著一面緊鄰居民區,前人在此種下一株銀杏樹,如今樹大百年,占地到廣闊,足足占據了整個街角,為護老樹,周遭鋪面房舍都隔的極遠,且官府還運來青石,在樹下圍了一個大大的圈。
王朝更迭都未損此樹,延續至今,此地成景,夏日炎炎,居民區的婦人孩童老者每日聚集于此,路過的商腳行人大多也會在此停留歇腳,李瑤光中意的便是此地。
到的時候,樹下臨著兩面街道的空地已有人影忙碌,李瑤光仔細看了一下,一家擺攤算卦,一家代寫書信,還有一家瞧著是焗碗的匠人,一家賣簸籮編筐的……瞧來瞧去,此地倒是沒有開口擺攤賣食或者其他,倒也安寧。
自己也無需沿街地界,看這些人默默忙碌,她抬腳正要小心的從中穿過,身后猛地沖出一人朝著她站立之地飛奔而來,口中還不停吆喝。
“哎哎那小孩,那位置可自來是我賣老鼠藥的,你個小童初來乍到,莫要貪我攤位。”
眼看對方急匆匆奔到跟前,李瑤光訝異的手點自己,“這位伯伯說我?”
對方立馬翻了個白眼,氣呼呼的送了她一句,“那不然呢?”
李瑤光好笑,抬手指了指他們背后內里銀杏樹下的位置就笑:“伯伯放心,我是去那,不占您的位,這就走,伯伯自便。”
然后在這位賣老鼠藥君錯愕羞窘的目光下,李瑤光越過朝著自己投來遙遙目光的眾攤販,自顧自走到銀杏樹下,選了處青石潔凈,面街,且有過道通來的地方站定。
而后這群攤販就看到,這小小孩童卸下身上背著的書箱,彎腰在書箱兩側前后一摸索,不知怎么咔咔一番操作,眨眼間一個小小的案機,一張小小的椅子就這么顯露人前,硬是看的眾人咋舌。
這還不算夸張,更夸張的是,就見小家伙最后把書箱邊一直插著的棍子一拔,一抽拉打開,把手中桿子往書箱邊加裝的空洞一插,眾人愕然發現,感情這哪里是什么棍子?明明是把油紙傘啊!
只是這天瞧著也不像要下雨的樣子啊?只能說,這小子看著人小,人家裝備還挺齊全。
察覺到眾人默默打量自己的目光,李瑤光收回落在油紙傘桿上的手,輕輕拍了拍,而后朝著打量她的諸人拱手一揖。
“小子初到貴寶地乍到,干的是說書的活計,新來不懂規矩,還請各位前輩多多照拂,小子在此先行謝過。”
俗話說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