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約柳詠之去外面逛逛。過了10分鐘,柳詠之回信:“好的,十分鐘后大廳見。”
大郎背上雙肩包直接下樓。
十幾分鐘以后,柳詠之下樓,換上了厚款羽絨服,戴了一個可愛的耳帽。
“晚上肯定有點冷的,你也多穿點。”柳詠之叮囑。
“沒事,我這身足夠應付,我們走吧。”
“我們?nèi)ツ睦铮俊绷佒畣枴?
“武康路吧,那里離體育館很近,我們逛完街吃點東西步行去體育館就可以。”
初冬時節(jié),武康路褪去了深秋的金黃,換上了素雅的冬季裝扮,路面鋪滿了薄薄一層落葉,猶如淡金色的地毯,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光。
兩人行走在紅磚墻、黑鐵藝窗花的老洋房之間,空氣中彌漫著咖啡館飄出的濃郁香氣,以及路邊書店散發(fā)出的淡淡墨香。
“啊,好久沒有這么放松了。”柳詠之感慨。
柳詠之看到一家手工皮具店,很感興趣。緩步進入,慢慢的欣賞皮具店里面的商品。
一面墻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皮帶、錢包、手提包和旅行箱,每一件作品都展現(xiàn)出精湛的手工藝和獨特的設計風格。
靠近店鋪后部,一張碩大的工作臺占據(jù)了顯著位置,上面擺放著各種專業(yè)的皮具制作工具:削邊器、沖孔器、縫線針、錘子、打磨塊等。
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師傅正端坐在工作臺前,他目光炯炯有神,全神貫注于手中的皮料上。
柳詠之站在一旁默默的看著老師傅制作皮夾,只見他仔細測量、裁剪、打孔、縫合,每一步都嚴謹細致。
等老師傅休息間隙,柳詠之指著墻上一款復古女包咨詢價格。
“1200,純牛皮,我自己親手做的。”老師傅笑瞇瞇的回答。
“好的,幫我拿下來吧。我好喜歡這個質(zhì)感。”柳詠之開心道。
老師傅拿下來準備幫柳詠之包裝起來,柳詠之直接擺手,說自己現(xiàn)在就要背上,一會去拍照有感覺。
大郎剛要去付款,被柳詠之伸手阻止。柳詠之打開手機掃碼付款。
柳詠之把新買的包包斜挎到肩上,以前背的包包比較小,直接放到新包里面。
“我當時準備做電商的時候,就準備選擇賣女人用的東西,男人的消費能力還不如一只狗呢。你聽說過吧,消費能力排行,女人,孩子,狗,男人。”大郎打趣道。
“那肯定的,哪個女孩不愛美,女人衣櫥里永遠少一件衣服。”
柳詠之背著新包,站在100多年歷史的建筑邊擺各種pose,大郎成了專職攝影師,咔咔一頓拍。
大郎做電商這幾年,攝影技術(shù)還是得到了鍛煉。
拍出的照片還是有一定水準,柳詠之連連夸獎大郎。
兩人一邊逛一邊買,一邊拍照。逛累了就找個咖啡店要一杯咖啡,坐在高腳凳上,看著窗外的游人來來去去。
大郎心想,這次真是來對了。3000一張的門票沒白買。
大郎畢業(yè)以后在魔都工作過兩年,但是武康路他這還是第一次來。
他以前的活動范圍就是公司,各個醫(yī)院,自己租房的小區(qū)。還沒有人陪他到這種小資地界來享受生活。
在武康路上,柳詠之的顏值只屬于中上等,但勝在氣質(zhì),來這里打卡的顏值美女太多了。
下午五點左右,大郎和柳詠之在一家老店吃了生煎,蟹黃面。
吃完以后兩人步行慢慢往體育館方向走去。
演唱會七點正式開始,還有足夠時間過去。
夜幕降臨之前,體育場周圍早已擠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樂迷,他們身著印有陳醫(yī)生標志圖案的T恤,手持熒光棒和海報,臉上洋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