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邊上的男子搖了搖頭,說道:“我沒有項目,就是過來聽聽,沒看到有什么好項目,水平都很一般。”
“我覺得這些都很高大上啊,哪個不是高科技?”
“說這些高科技有什么用,就是個概念,懂不懂,概念。這玩意怎么落地,現在能用的上嗎?”男子還是這種口氣。
“哥們,有句話怎么說的,眼高手低。我覺得人家這樣已經不錯了,我們連上臺的機會都沒有。”大郎覺得邊上這小子就是個嘴炮。
“我也就是晚生了幾年,要不還有企鵝什么事啊。”
大郎被逗笑了,這小子還真是挺狂。
“你笑什么笑?是不是覺得我是吹牛?”
“沒有,我最瞧不起說這種話的人,什么晚生了幾年,你現在也能搞個公司干倒企鵝啊,難道企鵝就是不能戰勝的?”大郎鄙視道。
“牛逼,比我還能吹,還干倒企鵝。”
兩人都搖了搖頭,互相鄙視了一下對方。
論壇進入下半場,輪到投資機構的代表們發言。
首先上臺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風險投資家,張偉。
他身穿筆挺的西裝,言語間透露出對行業的深刻洞察。張偉首先對所有創業者表示了高度贊賞,稱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堅韌不拔。
隨后,他分享了作為投資人如何看待當前IT行業的趨勢,以及選擇投資項目時最看重的因素:團隊、市場潛力、技術創新與可持續性。
他鼓勵在場的創業者保持初心,同時也要有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性。
另一位投資機構代表,李娜。
則從女性投資人的視角出發,強調了多樣性對于創新的重要性。她認為,不同背景、性別、思維方式的人聚在一起,能夠激發出更多元化的創意解決方案。
李娜還特別提到了幾個她看好的項目,并表達了希望與更多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業團隊合作的愿望。
隨著論壇接近尾聲,現場開啟了問答環節。
創業者與投資機構代表之間的互動變得尤為熱烈,問題從技術實現細節到市場策略,再到融資合作的探討,每一個問題與回答都充滿了智慧的火花。
會場的氛圍既緊張又興奮,仿佛能夠觸摸到科技創新與資本助力下,一個個夢想正在悄然綻放。
大郎很認真的聽著臺上創業者和投資人的講話,他從創業者的眼睛里看到了光,看到了激情。
大郎看了眼邊上的男子,這哥們還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表情。
“哥們,加個微信,等哪天咱們一塊干倒企鵝。”大郎調侃道。
“加就加,來我掃你。第一次看到比我還狂的。”
滴。
“路大郎,這名字牛逼,幸虧你不姓武。”男子說道。
“馬躍,名字不錯。牛逼互聯網公司都是你們老馬家搞的,怪不得你這么牛。”
“你小子又挖苦我。拜拜了,改天聊。”馬躍起身離開禮堂。
“大郎,你跟那小子聊什么呢?還挺火熱。”老凌問道。
“沒事,那小子還看不上今天這些項目,估計也是個狂人。”
“IT行業發展太快了,很多人搞個項目幾年就上市,把行業也弄得很浮躁,人人都想成第二個企鵝,其中也包括我。”老凌自嘲道。
“這就叫活力,今天聽的我是心潮澎湃。看看人家那項目,都是高科技,改變世界。”大郎贊許道。
“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剩下的都看到了,中間還不知道死了多少項目呢。”
把老凌和優優送回去以后,大郎沒有去找柳詠之。
自己一個人把車開到郊外一個公園,公園里沒什么人,停車場很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