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大郎和尤博像在聽故事一樣,等著黃總往下說。
這時候,飯店老板端上來4大盤菜蔬,有魚蝦青菜。
黃總招呼大家,先吃飯,一邊吃一邊聊。
“那是我們開封的一個古寺,叫廣福寺。這個寺挺大,有999間房子,那時候啊,缺這個技術工人。工期又挺急,所以人家才出的高價。”
“那是我第一次出遠門,我6點就坐上公交車,倒了三趟車,到下午一點我才趕到工地上。我到那以后,找到管事的。那時候還沒有包工頭呢。”
“管事的一看來工人了,挺高興,上來就問我3句話:“會蓋筒瓦、做棟脊嗎?會雕梁畫棟嗎?會修斗拱、戧角嗎?”“不會。”哈哈,我回答的也挺干脆。聽都沒有聽說過,還會不會干。哈哈。”黃總想起當年的事情,禁不住大笑起來。
“黃總,你膽子還挺大。啥都不會就敢去。”尤博插嘴說道。
“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嘛。我說完不會,管事的說,你回去吧,啥也不會來這弄啥。我當場就懵了,這么遠來了,本來想賺錢,活還沒攬上。沒辦法,總不能白來,我在這寺里轉轉。”
“黃總,你這第一份正式工作就黃了。”路大郎也插嘴道。
“可不是,沒技術就是不行。我就在寺里面來回轉悠,當年不讓燒香,寺里面也沒人管,破敗的很。我看到有很多圍墻也塌了。我就問管事的,我說你們的墻要不要修,這個我會。管事的說,行,那你就修墻。就這樣我就留下了。”
“這砌墻跟農村蓋房子,差不多。可是蓋到頂上,我發現了難題。這死里的墻,上面不是平的。他得做挑線、堆塑、蓋筒瓦。這個咱可不會呀。”
“愁的我不行啊,睡不著覺。弄不了你就當卷鋪蓋回家,這錢你就賺不到了。人的辦法都是逼出來的。我睡不著,就去那些好的墻上面,掀開他的瓦,看他們是咋弄的。我研究來研究去,你別說,還真讓我弄成了。哈哈”
黃總說到這里,開心的笑了。
路大郎對這個堅韌的裝修師傅,有了不少好感。
“然后,我就在工地上干活,還給那些技術工幫忙,可是學了不少東西。我有了技術以后,就在我們村組建了一個裝修隊,專門接這個老建筑修復的活。”
“俺那邊的少林寺,我還給他們干過活呢。后來我到市里面,買了不少那個古建筑的書,沒事就看,一邊干一邊看,慢慢就成行家了。”
“現在我們公司,老師傅就有幾十個,接的大活小活那多了去了。后面我們又搞了裝修公司,專門裝修唐宋風格,很多有錢老板就喜歡這。”
“是的,黃總。現在中國風越來越流行。你這生意也會越來越好。”大郎恭維道。
“確實,現在這古鎮,古城啊,越弄越多。對我們確實有好處。”
“黃總,我們這個小院外面,就修舊如舊,基本上恢復原貌就行。里面因為要做博物館,和展廳。所以得根據展覽內容,和房間布局做個設計。這個是我老婆在弄,到時候讓她跟你們設計人員對接就行。”路大郎說回正事。
“中,中。這個沒問題。設計定下來,就能知道工期,預算了。”
“我是準備開最少十個博物館,希望黃總保證施工質量。”
“路總啊,你放心就行。我做了一輩子了,總不能對不住自己這張老臉。我們這個隊伍,現在文化水平高多了,也有那專業大學畢業的。你就放心吧。”
“好,黃總。祝我們合作愉快。”
黃總開了一輛老途銳,和他這個人一樣,其貌不揚,內在優秀。
路大郎找好了裝修公司,柳詠之就抓緊搜集展覽需要的材料。
剛進門,就要放幾套美輪美奐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