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得很清楚,高家在清陵城確實是大戶。
高興是高家的嫡次子,因善于經(jīng)營,現(xiàn)在高家一大半的生意,都是他管著。
沈老夫人又交待了幾句高興的人品,總之,就是這人是可以交往的。
生意上也是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合作的。
沈老夫人還告訴她,做生意要懂得借力。
靠一個人的力量,生意是做不大的。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家都有錢賺,才能平衡各方。
張覺夏看著沈老夫人的來信,一字一句的讀了多遍,中間她仿佛醒悟了一般。
高興是第二天一大早來的,張覺夏剛吃完早飯,嘴角上的油還沒有擦干,他人就在客廳等候了。
直接人見面,說話也沒有什么含蓄的開頭,高興見到張覺夏,就問道,“張東家,方子的事想的如何了?”
“高掌柜,我想好了,這方子我不賣了,不過,咱們之間可以有更好的合作方式,不知您想不想聽?”
“請說!”
“我把做肥皂的方子送給您,但是以后你們高家只要是肥皂的收益,我占四成,如何?”
高興沒有急著回答張覺夏,只是快速地在腦子里算著什么。
很快,他坐直了身子,詢問張覺夏,“張東家的意思,你什么也不管,只提供方子對嗎?”
“對!”
“張東家,四成的利有些多了,三成如何?”
張覺夏裝出很為難的樣子,“高掌柜,如此心切地想買我這肥皂的方子,不就是相中了這塊的市場。”
高興做為商人,自是承認(rèn)了肥皂的市場,只是他還是堅持三分利,“張東家,后續(xù)我們高家投入的東西可不少。
另外就是,我們高家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如果這個東西利潤不可觀的話,我怕我回去之后,無法施展。
張東家,這么著吧,以后我們高家做出的肥皂,不往清風(fēng)城和順和縣相鄰的地方賣。
我可是聽說了,張東家最近新收了一個莊子,您可以把這個莊子好好利用起來,這樣做出的肥皂更多了, 也能滿足離您近的這幾個地方的需求。”
高興這話說的很是真誠,又給張覺夏下一步的經(jīng)營,提了有用的意見。
張覺夏對他的好感度倍增,不由地點頭應(yīng)了下來。
“那好吧,三分利就三分利,不過,我得半年查一次賬,分一次紅。”
“這都沒問題,一會兒咱們就寫在合約里。”
“好吧!”
高興笑得甚是開懷,“多謝,張東家,希望咱們以后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那個張東家,你看這方子什么時候給我?”
張覺夏把寫好的方子遞給了高興。
高興明白了,她這是也做好充足的準(zhǔn)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