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從去年我成為一名歌手后,工作多了起來,回家的時間都變少了。”
“所以這兩年的中秋節(jié),我都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回到家中與父母共度佳節(jié)。
不過我有和我爸媽打電話,陪他們聊聊天,也算是云過節(jié)了。”
主持人安慰道:“雖然不能回家陪父母過中秋節(jié),但是你的父母能夠通過電視觀看你的表演,感受到你對他們的祝福和思念。”
“這種方式或許有些特別,但也是一種別樣的陪伴吧!”
方攜月輕輕點頭,表示認同。
主持人繼續(xù)問道:“方老師,聽說你今晚演唱的歌曲是一首新歌,
而且還是跟中秋節(jié)有關的歌曲。那你可以先提前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首歌嗎?”
方攜月臉上揚起一抹笑意,“當然可以。這首歌比較特別,它以明月為主題,
通過優(yōu)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詞,表達了對親人、朋友的思念和對人生的感慨。
同時,也希望能夠讓觀眾感受到中秋節(jié)團圓的氛圍。”
接著,她詳細地解釋道:“這首歌的旋律非常獨特,具有濃郁的中國古典音樂特色。”
“我采用了華夏傳統(tǒng)的五聲音階,配以簡單的和弦和節(jié)奏,營造出一種古樸而優(yōu)雅的氛圍。”
“這樣的旋律既符合中秋節(jié)的文化內(nèi)涵,又能讓人沉浸其中,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情感。”
方攜月頓了頓,繼續(xù)說道:“而且,這首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其歌詞。
這首歌的歌詞并非原創(chuàng),而是取自北宋文學家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的詞作以其深遠的意境和優(yōu)美的語言而聞名于世,他的詞句能夠觸動人們心靈深處的共鳴。”
“因此,我選擇將這首詞作為歌詞,希望通過音樂的形式再次詮釋這一經(jīng)典之作。”
聽到這里,主持人不禁露出驚訝的表情,“方老師,你的意思是你將蘇軾的這首《水調(diào)歌頭》譜了曲,然后編成了一首歌曲?”
“沒錯。”方攜月面帶笑容,輕輕點了點頭。
“哇!方老師,你太厲害了吧!”主持人一臉敬佩之情,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她激動地說道:“先是瓷器有關的《青花瓷》,然后是書法有關的《蘭亭序》,
我記得方老師你之前在其他節(jié)目中還創(chuàng)作過一首跟歷史人物有關的《曹操》,
而現(xiàn)在又創(chuàng)作了一首跟詩詞有關的歌曲,這實在是太令人驚嘆了!”
“謝謝夸獎。”方攜月謙虛地笑了笑。
“我非常好奇,方老師你以后會將跟華夏傳統(tǒng)文化有關的東西都寫成歌曲嗎?”主持人迫不及待地問道,聲音中充滿了期待。
“這個我也不確定,如果有靈感的話,那我肯定會的。”方攜月微笑著回答。
靈感=機會。
跟詩詞有關的歌曲那可太多了。
還有其他的,像《本草綱目》、《蜀繡》、《清明上河圖》等等這些。
以后有合適的機會,她自然會將這些歌曲搬運出來。
讓更多的人欣賞到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感受到華夏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著方攜月又補充道:“華夏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值得挖掘和傳承的寶藏。
我希望通過歌曲這種流行的藝術(shù)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
主持人感慨地說:“方老師,你真的是一位非常有情懷的音樂人。相信你的作品一定會打動更多的人!”
方攜月謙虛地笑了笑,“謝謝你的夸獎。其實,我也是在不斷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未來,我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