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國軍空軍的轟炸機,僅僅出動了108架b29超級空中堡壘。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救國軍空軍的戰斗機傾巢而出。
整整4000多架戰斗機,只為了給這區區108架轟炸機保駕護航。
不僅如此,就連上津市的四艘航海母艦上的艦載機也參與到了這次護航行動中來。
救國軍飛機的大規模行動,自然無法逃過賊寇和多國聯軍的眼線。
然而,讓他們感到驚恐的是,救國軍的空軍居然是全軍出動!
要知道,賊寇和多國聯軍在南北兩邊戰區的飛機總數加起來也不過四五千架而已。
面對救國軍的強大壓力,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傾盡全力,將所有飛機全部出動,才能勉強與救國軍的飛機一較高下。
接到這一緊急戰報后,賊寇和多國聯軍的空軍如臨大敵,紛紛緊急升空,試圖在空中攔截救國軍的飛機。
一場驚心動魄的空戰即將拉開帷幕。
天空中,陸天浩駕駛著一架P51野馬戰斗機,猶如閃電般疾馳而過,飛行在了轟炸機的前方。
他的眼神堅定而銳利,仿佛要將整個天空撕裂開來。
與此同時,救國軍的4000多架護航戰斗機并沒有全部聚集在轟炸機的周圍。
它們而是分成了多個編隊,對敵人的各個飛機場發起了猛烈的襲擊。
他們如同狼群一般,迅速而準確地撲向目標。
只要成功炸毀敵人的飛機場,并摧毀停留在那里的飛機。
敵人的空中力量將會受到極大削弱,就無法有效攔截救國軍的轟炸機群。
這是一項關鍵的戰略行動,旨在確保轟炸任務的順利進行。
賊寇和多國聯軍的四五千架飛機也并非集中在一起,而是分布在數個大型飛機場以及十幾個野戰機場之中。
這樣的布局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情況,但同時也給了救國軍更多的攻擊機會。
救國軍與賊寇和多國聯軍的空軍之間,正在上演一場規模空前的空中大戰。
雙方的飛機在十幾個空中戰場上展開了激烈的角逐,每一次交鋒都是生死較量。
在這場激烈的空戰中,雙方飛行員們發揮出了卓越的飛行技巧和勇氣。
他們在空中追逐、射擊、躲避,展現出了高超的戰斗能力。
救國軍的飛行員們緊密協作,互相支援,以團隊的力量對抗敵人。
他們憑借著先進的戰機和出色的戰術,逐漸占據了上風。
然而,賊寇和多國聯軍的空軍也不甘示弱,他們奮起抵抗,試圖扭轉戰局。
空中戰場上彌漫著硝煙和緊張氣氛,每一刻都充滿了變數。
這場空中戰斗不僅考驗著飛行員們的技能,更考驗著雙方的戰略智慧和決策能力。
誰能在這場激烈的博弈中取得優勢,誰就能掌控天空的霸權。
陸天浩可是擁有Bug的存在,這讓他完全不懼怕任何敵機的攻擊。
無論那些敵機發射的是航空機槍的子彈還是機炮炮彈。
一旦它們接近陸天浩的飛機一米范圍內,都會被瞬間吸入到系統空間之中。
而系統的收取距離雖然只有十米,但投放的距離卻達到了驚人的一百米。
陸天浩巧妙地運用這個獨特的收放功能,對敵機發起了兇猛的攻勢。
只要有敵機敢靠近陸天浩的飛機一百米以內,那就等于是踏入了死亡地帶。
陸天浩精準地向這些敵機投放出一枚枚小型炸彈。
隨著炸彈的爆炸,敵人的飛機被炸得四分五裂,在空中解體。
飛行員們也伴隨著飛機的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