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卻靈動異常,毫無怯意,更有一番大將之風,便高興地應許了下來“朕現在就封你為寧將軍的副將。你就住在寧將軍府中,好讓他好好教教你領軍之道,日后成才,才不辜負今日太子為你說情之恩。”
屈明離聽聞自己要與寧澤清同住,心下有些不愿,可畢竟是升了副將之職,自然不能因小失大,便謝了恩歸位。
又有臣子稱頌皇上英武的決斷,恭祝之聲不絕于耳,大殿上一片歡祥。
“皇上,不知此支百族軍該收于哪位將軍麾下?”一個略顯老邁的聲音不合時宜地出現在殿上。
既是時舒與寧澤清一同出征的軍隊,時舒又本就有皇家親衛軍,這百族軍照理說來,就應該納入寧澤清麾下,而此時這位老臣這般詢問,不是糊涂了,就是不想讓事態這么發展下去。
皇上面色有些難看“虞大人是在罰部太過清閑,也想來管這武將的事嗎?”
虞止,罰部首相,專管宮官賞罰,為人有些木訥,不懂得見形勢說話,這回便是觸犯到了龍顏。
相首文漸站出來幫他說話“虞大人是念及寧將軍麾下已有一支軍隊,若是再添一支新軍,怕是過于操勞。”
虞止忙站出來澄清“臣正是此意。”
皇上聞言,不耐煩道“罷了罷了,那你覺得該交到誰手中?”
虞止想了一會兒,說道“宇雄將軍軍紀嚴明,這新軍剛到國都不適應,交與他管,該是能打下軍隊的基礎。”
老臣們紛紛附和。
也有大臣稱“宇雄將軍過于嚴苛,恐使將士們生埋怨之心”不愿交托。
此時事關寧澤清,他卻在旁不便多言。
時舒在眾臣中尋找身影,卻見到幾個不熟悉的面孔“許大人為何不見人,他向來是最喜歡獻主意的。”
皇上貌似不經意地說道“他已于一月前告老還鄉去了,本部的趙大人身體不適,三月前已離人養病去了,現在的本部是池大人在管理。”
時舒聽聞老臣們個個病的病,退的退,心下有些唏噓,與新任的大人們告了禮便不再多言。
文大人說道“皇上,鎮關游將軍正在京中匯報,據他離京尚有一段時日,不如就暫且交由他打理,日后看情況再做定奪。”
皇上覺得此法可行,便準了。
“你們雖來自各國,此前身份各異,今日匯集于此便都是將士,將士便該有強健的體魄,不屈的意志。記住,你們不僅是子襲的軍,更是百族的軍,當以護衛各國為己任,方不負百族軍之名。”皇上告誡在座的眾百族軍教衛。
在下的呼“謹遵圣意,皇上萬歲”,議完事便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