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聽聞自己女兒如今所處的境地之后,會有所改變主意,沒想到,卻絲毫沒有這般意思。
“王上,那是已逝王妃留下的唯一女兒,亦是從小跟在您身后的孩子。就算看在王妃的份上,也為公主多考慮幾分吧。錦公主已經遠嫁,難道要讓這最后的孩子,雙方兵戎相見,至死方休嗎?”
修古這般相勸,是想讓可麗王與公主能夠解決前塵之事,說清各自心事,握手言和,再成慈愛父女關系。
當初王妃忽死,公主不知去向時,可麗王是如何頹廢無解,修古看在眼里。
可其中究竟是何緣故,無從得知。只有過了多年,再次見到失蹤的公主,才知曉一些其中的辛密。
“難道,對于王上而言,與子襲的博弈,竟比父女之情,還要來得重要嗎?”修古沉沉問道。
“王族中人,一切以國族為重,什么父女之情,就算是夫妻之情、父子之情又能如何?霸圖是大業,可不是這般私情就能阻攔的!”
可麗王振振有詞,在修古耳中卻聽得泣血。
心中猜測是一回事,可從那人口中親自聽說,又是另一回事了。
此后,修古又領了頂撞君上這條罪責,自去領罰,不再多說什么,只老老實實聽從可麗王的吩咐,未有異議。
君令自然是要服從的,這是修古一直以來奉行的準則??墒窃诖酥猓约涸趺聪?,怎么看,卻不是他人所能知曉的了。
修古從往常的義正言辭、鏗鏘有力,變得沉默寡言,除了說“是”之外,仿佛對周遭一切事務都不關心了。
秦將軍正愁在與修古的博弈中難以勝出,沒想到修古竟然慢慢沉了下來,對軍中事務也少管了許多,這無異于給秦將軍一個機會,手握實權。
在自己順心如意之中,也更為奇怪,修古與可麗王究竟是說了什么事情,竟然讓他改變至此。
秦將軍的疑惑并未持續多久。
過了一月有余,百姓慶賀新春之際,軍中仍嚴正以待,不敢有一絲松懈,而一個消息的昭告,倒給人許多遐想的空間,這么一傳播,軍中熱鬧的氛圍便起來了。
這個消息便是,子襲的原平公主,寧澤清將軍的遺孀,竟是正與子襲為敵聯盟之首的可麗王之女。
這個消息并不知是從何而起的,只是聽說詢問公主本人時并未反對,想來便是真相。
孩子和老子對仗,本就是熱議話題,更何況出現在兩大聯盟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身上。
雖不知這二人是為何攪到如今這般地步,可連綿的戰事之下,真刀真槍哪里是假的,那都是拿命在和對方作對。
這般的各國秘事,向來為百姓津津樂道,可放到如今的局勢下,卻不是什么好事。
不僅沒什么好話,甚至還有人猜測,這兩大聯盟之間的戰事,便是由這對父女所引起的。
這讓旁人如何能忍?
這場戰事由來已久,不知道新征了多少將士上戰場,不知道慘死了多少鮮活的性命,更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再因此戰喪命。
若是將父女兩人的私人恩怨都放在了戰事上,那這二人,便是罪魁禍首!
眾人看待這兩人的眼神都變了。
寧府周圍聚集了一堆百姓,日日指著門口叫罵,不是懷疑時望是禍國妖女,便是懷疑她私通外敵??傊?,她要為這場戰事負責就是了。
對此,寧府終日閉門,再不接待外客,無論是尋釁滋事的,還是上門暗探的,都被轟了出去。
而消息傳至可麗這方,各族王對可麗王的態度也有了些微妙之處。
“原以為可麗王生性淡泊,沒想到還有這么一段風流韻事啊?!边@位族王明擺著是拿已故王妃做文章,說話陰陽怪氣,將活人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