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的早朝,仍舊是原平公主告假,讓厲王來主持朝政。 眾臣還未上奏,厲王便迫不及待告知了一個消息。 要在百族之間建立商貿路線和交易準則,讓諸國之間的貿易能夠更順暢和便利,也能讓百族的百姓都能見識到其他族國的特色。 這么一來,產物的族國能更便捷地賣掉貨物,買物的百姓也能有更多的選擇。 原先只限定于一國之內,甚至一地之間的貿易,擴展到百族物進百國地,百國人用百族物。 厲王一番激昂的言論,倒讓臺下的大臣們一時都看呆了。 那位原本那般抵制處理國事的陛下,怎么突然間有了這么樣的雄心壯志? 殿上一時安靜了下來。 厲王等著眾臣夸贊這個想法,提提建議,而眾臣們則等著聽厲王接下去要說什么。 熱鬧的氣氛一時間都僵住了。 “你們倒是說話啊,本王這個主意難道不好嗎?”厲王問道。 眾臣一時反應過來,相互之間尬笑著,還說不出什么來。 “臣有疑問。”首先發言的是老重臣文漸,他的嘴角帶著一絲笑,誰看都像老人和善慈愛的模樣,可誰也不敢小瞧他話語中的威懾力。 “陛下的想法自然是好的,只是這其中有太多的障礙,光這運輸的道路疏通,就要耗費許多人力物力。想要將此事辦成,怕也不是一時半會能達成的。” 文漸笑著給了厲王一道當頭棒喝,讓他再也笑不出來。 既要將百國貨物運往百國之境,這暢通無阻的道路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可相臨的族國之間,也少不了那些有世仇的,將商路堵塞更是常態,那又如何能保證每條商路都能暢通無阻呢? 可若是避開這樣的路線,選擇那些繞路的地方去走,那商路的意義又在何處? 光是這一條,就讓厲王啞口無言,更何況還有那些關稅、沿路安全保障、價格漲幅等等難題需要解決,那些可不比商道的問題要小。 厲王一時回答不出,只坐在位子上思考,一連幾天都陷入了苦惱的困境中,連大臣的匯報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眾人都看得出來,厲王這是下了決心要辦這事了,可此事事關重大,又哪里是這一時半會兒能思考得出來的,花上幾年的功夫也是可能的。 眼看厲王在此陷入了僵局,眾人一時無奈,還是去找了原平公主。 時望一聽厲王的這般作派,竟發了笑。 自己與他說這件事,是為了給他指一條往后的路子,沒想這么快就能見得成效。 只是不成想,厲王如此雷厲風行,第二日就開始著手準備,甚至為找不到解決之策而苦惱。 時望揮了揮手,將前來尋她主持大局的眾臣送了回去,說這是厲王自己的意愿,還要讓他自己想通才行。 厲王剛嘗試了一點處理完正事后的滿足感,自然會想要得到更多,用更多的政績來獲得眾人的認同感,有這份上進心,自然是好的,何必掃他的興。 近來也沒發生什么大事,就當是給厲王緩沖就是了。 聽原平公主這么說,眾人就知道,她是真的要放手讓厲王去做,自己一絲都不愿摻合了。 無法,只能等厲王將自己的勢頭扭轉過來了。 這之后的早朝,除了要議論日常的朝事之外,還要面對回答厲王對于疏通商道的種種建議,著實有些招架不住。 臣子們日漸疲態,厲王卻日漸亢奮,一直沉浸在了自己的自豪感中。 這般下去,誰都會撐不住的。 于是,由黃孟成牽頭,那些因此不堪疲累的臣子聯合上了一份書,將厲王之前所提出的那些條例中有瑕疵的,都一一列了出來,附上每人不同的見解和意見。 厲王一收到這個,原本還有些高興,可是一見上面所寫的,都是批評和反對的建議,又心酸起來。 “諸位所寫的意見,都不錯,不錯。”厲王勉強帶著笑,退回了自己的座位上,隨即展現的是悶悶不樂的模樣,癱坐著,再也不發一言。 看樣子,是被這突如其來的低潮悶住了心神。 那些遞折子的人擔心起來,怕會受到王上的怒火,而黃孟成作為領頭的人,卻一點也不在意的模樣。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