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高,原本八千兩的鋪面,現在翻了幾倍不止,讓蘇鑫兒狠狠賺了一大筆。
本來如果沒有被謝琪擄走,蘇鑫兒會在那段時間大肆購入烏亞城的鋪面、莊子、田產,有多少她會買多少,可是后來被擄走之后,這個想法就沒有實現,讓她少賺了很多差價。
最近這段時間,蘇鑫兒多跑莊子上看羽絨衣的制作,準備把羽絨衣全面銷往北狄去。
至于謝琪之前定下的兩千件,蘇鑫兒最后也修書一封讓人送去了慶城衙門,說只要付完尾款,那蘇家會補足剩余的一千五百件。
慶城的官員不敢妄做決定,就快馬加鞭將信送往北狄都城。
臘月二十八,終于收到都城傳回的消息,讓慶城衙門拿銀兩去收貨。還給蘇鑫兒帶來了一封北狄皇帝的親筆信。信中說道,無論以后能不能找到親生女兒,謝琪都認蘇鑫兒為女。
蘇鑫兒為了避免遭人非議,直接將書信交給了傅景年查驗。
看完北狄新皇那非要認女兒的不要臉樣子,傅景年氣得聲音都高了幾分:“這個北狄新皇怎么就訛上癮了呢?”
不過轉瞬又高興起來,這說明蘇鑫兒不是謝琪的親生女,蘇鑫兒就不是北狄人,這讓傅景年和沈弘毅等人都大大的舒了一口氣。
因為在當地制作,羽絨衣的運輸成本就降了下來,蘇鑫兒游說了傅景年一番,以每件八兩的價格接下了鎮北軍的訂單,足足有五萬多件,這比從蒙城蘇家購置還要便宜四兩,為朝廷省下了二十萬兩銀子。
不過蘇鑫兒還是有得賺,除去四兩的成本,最后依然凈賺二十萬兩。
因到了年關,朝廷一時無法支付費用,蘇鑫兒便讓打了欠條,等以后有錢了再付。
反正她自己還捐了五十萬兩養軍隊呢,如果最后實在給不出,那就當自己又捐了二十萬兩好了。
誰讓坐皇位的那個,是她親生老爹呢!
不過想到這個親生老爹國庫空虛,錢袋空空,蘇鑫兒就有些坐不住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她得多想點辦法讓大周富起來,國家富足,才能有更多銀錢興修水利、筑路建橋、改善民生,惠及更多百姓。
真公主她不想回宮只想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