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季秋破涕而笑,看樣子就要一巴掌呼過去,最后落在沈泊舟側臉上的力道卻如同輕撫,就跟羽毛撓過似的。
語氣也變得不屑:"為了你去死,那我這三十年真就白活了。"
沈泊舟低頭輕笑起來:"姐姐之前不是說和愛人一起死是件很浪漫的事情嗎?"
"那不一樣。"搖了搖頭,季秋說著就撐著樓梯護欄從她懷中起身。
"有什么不一樣?"
"被你拒絕去尋死和我倆兩情相悅一起赴死當然不一樣。"
氣氛一下子輕松下來,沈泊舟牽住她的手,兩人回到主臥。
并肩平躺在床上,中間隔了大約半個人的寬度,換做平時,沈泊舟早就黏上了來了,今晚倒是稀奇。
黑暗中,季秋雙目盯著天花板發呆,她在想,沈泊舟有沒有聽清楚她那句結婚。
如果聽清楚了,為什么到現在還不提?
可如果沒有聽清,那句"不是不答應"又是什么意思?
很少能有讓季秋如此糾結的問題了,所以她更加拿不準,沈泊舟心中所想到底是什么。
一貫都是沈泊舟主動,而她作為被動接受的一方,如今勇敢地邁出最后一步,也終于實實在在感受到當初沈泊舟的心境了。
擔心被心上人拒絕,害怕因為太唐突被厭惡,更怕會因此徹底失去留在她身邊的機會。
每一個選擇背后都隱藏著未知,從上帝視角來看,我們總覺得就應該勇敢地邁出那一步,這樣才會收獲愛情,這樣才能不留遺憾。
可生活不是提前固定好的戲劇,無論做什么選擇,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但當你想到最壞的結果時,諸如被她疏遠,被她放棄,徹底與她走向不同的路。
一旦這樣想,你大概率會退縮,與其變為永不相見的陌生人,還不如保持現狀,至少你們還是可以隨時聊天的朋友。
人最出色的一點便是權衡利弊。
很少有人會一條路走到黑,沈泊舟除外。
站在現在的角度回望過去,如果不是沈泊舟的大膽和熱烈,就連季秋自己都不敢保證,她們會走到如今這一步。
換做她,她大抵不會那么做吧...
因為她膽小,害怕被拒絕,所以干脆不邁出那一步,這樣也就不會被拒絕了。
所有選擇背后都有歧視,如果沈泊舟失敗了,會被嘲笑不自量力,哪怕她成功,也會有人說她不顧禮義廉恥。
畢竟...她們同為女性。
季秋忽然想起之前那個罵她拜金女的男人,就因為她從一輛豪車上下來,就要被打上拜金女的歧視標簽。
那換做一個男人呢?
如果是一個男人從豪車上下來,就是貴人提攜。
一個男人對女人窮追不舍,死纏爛打叫癡情,而女人對男人窮追不舍就是看上他的錢。
女人靠男人養活叫包養,而男人依附女人就被包裝成了所謂的"賢妻扶我凌云志,我還賢妻萬兩金"。
現實是什么,男人靠著老婆得了志,不僅不還那萬兩金,還一心想著扶小三上位,取代人老珠黃的賢妻。
世界如此雙標,在季秋看不到的角落,頂在沈泊舟肩頭的壓力可想而知。
國內對待LGBTQ群體的態度尤為敏感,尤其在SC這樣一個以男性為主導的集團內部。
沈泊舟因為高調公開戀情這件事就已經被不少股東質疑,聯合聲明提前選舉,要求其退居二線。
沈泊舟硬是扛著壓力,出色且超出預期地完成了第二季度業績目標,這才勉強堵住股東們的嘴。
而代價也很簡單,身體情況越來越糟糕。
黑夜總是會讓人想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