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大馬張偉從小就蹲,這門馬步是古代重甲步兵對抗騎兵的馬步,號稱雙腿一蹲,四頭大馬都拉不動。
這門馬步又分為拒馬跟迎馬!
據馬就是前排步兵正面硬剛沖陣的騎兵的馬步,要求把身體的中心往前練,腳掌,膝蓋,屁股一條線,坐跨重心在前。
這也可以理解,步兵面對騎兵,你不往前頂住,要敢往后退一點,那迎接你的就是無休無止的追殺,你兩條腿能跑的過四條腿?所以不能退,退就是死。
迎馬是騎馬沖殺的馬步,人騎在高速奔馳的馬上,身體東倒西歪,需要用雙腿夾住馬腹固定身形,身體向前,重心在丹田,輕微的向后,如同主人出門迎接客人的姿勢,所以又叫迎馬。
不論是據馬還是迎馬,都是講究的一個把握身體重心,據馬講究穩,迎馬講究人馬合一,也講一個穩。
張偉現在騎馬,據馬先不說,單說一個迎馬。
古時候兩軍騎兵對沖,生死對砍,一波之后馬兒的慣性沖擊之下,對沖出老遠,要是兩軍勢均力敵,一波顯然是分不出勝負的,需要對沖第二輪。
這個時候就是顯功夫的時候了。
兩軍正面對沖,陣型顯然是保持不住的,這個時候誰先調理出隊形,就能在第二輪的沖擊中當先出擊,搶得先機。
所以這一式倒馬樁就應運而生。
倒馬樁,顧名思義就是騎兵對沖之后,調轉馬頭的樁法。
這一式倒馬就要求在最短的時間,最短的距離之內,將馬頭調轉過來。
張偉這一下更牛逼,居然將高速奔馳的棗紅馬給強行倒了個馬頭,同時擰腰,帶動棗紅馬的馬蹄踢了一腳出去。
倒馬樁法!
就憑這一式樁法,張偉就算是去了古代,在歷朝歷代的猛將中,那也是可以排一下名次的。
棗紅馬只覺這一腳踢的簡直是暢快淋漓,毫不拖泥帶水,雖然被無良主人強行給掉了個頭,馬腿有點受不了,不過相比于能踢出這一腿來說,已經不算是個啥了。
戰馬戰馬,不就是要戰的嘛?不打戰算個球的戰馬?這一刻,棗紅馬只想放聲狂嘶!
這個主人沒認錯。
林世榮也有些懵逼。
尼瑪這也可以?
高速奔馳的馬兒,說掉頭就掉頭,這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別說普通人,就算是以騎射起家的滿清,以騎兵橫掃天下的蒙古人,也從來沒聽說過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啊!
不過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城門洞就這么一點地方,躲無可躲,避無可避,除了硬剛,別無他法。
硬剛就硬剛,我鐵線拳還怕硬剛?
林世榮如是想到。
雙方都想來硬的,一個猛,一個剛,一個北派,一個南派,南北對撞,如同火星撞地球,林世榮套滿鐵環的手臂與棗紅馬踢出來的馬蹄轟的一下對撞在了一起。
轟!
城門洞外面的所有人只覺得天搖地動,整個城墻都撼動了一下,城門洞里龍吟虎嘯不斷,血氣蔓延,一股氣浪從城門洞里吹了出來,將那些來不及撤走的攤位吹了個底朝天。
“我靠!什么人這么猛,能跟我們老大硬碰硬對剛?”
城門口那幾個當先要進城的海盜被這股氣浪吹的亂栽蔥,凌空飛了個狗吃屎,爬起來之后不由驚呼道。
海盜們吃驚,從城里趕過來的黑旗會三大軍頭跟梁寬更吃驚。
他們聽說有人要到寶芝林鬧事,勉強集合了一支上百人的隊伍,持刀拿槍,氣勢洶洶的要過來給鬧事的好看,聽說會長林世榮已經去了城外攔截鬧事者,連忙一起過來準備幫忙,剛到城門口,就看到一個大肉團從城門洞里飛了出來,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