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午餐會
“弗格森對于赴任紅魔充滿期待,但他并不擅長處理與媒體的關系。他剛剛抵達曼徹斯特就遭遇媒體的冷槍,感受到了英格蘭媒體那些毫無根據(jù)也毫無邊界的惡意?!?
——題記
在1986年11月6日正式執(zhí)教紅魔的這個日子,弗格森差一個月就年滿45歲。
足球世界里“踢而優(yōu)則教”很常見,很多足球職業(yè)球員退役之后會投身教練界,開始執(zhí)教生涯。有些從助教起步,跟隨著名帥進步,有的就像弗格森一樣從比較低級別的球隊開始,一步一步向前進。無論如何,主帥的成長與進步都不容易,會經(jīng)歷很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
一般而言,40到45歲左右是一個節(jié)點,一般教練都已經(jīng)擁有好幾年教齡,經(jīng)過多年磨礪,是否有實力自然也就一看可知。
足球競技,勝者為尊,球隊主帥生存非常不容易。每一個機會,每一個臺階,都有無數(shù)的競爭者,也有無數(shù)的失敗者。有些教練在小球隊取得成功,也不一定會有執(zhí)教豪門的機會。有些教練出身豪門助教,但也很可能曇花一現(xiàn)。弗格森的教練生涯算不上順利,第一步就是收拾一個破爛,第二家球隊更是遭遇羞辱,但他的能力和銳氣則不容遮蓋。等到執(zhí)教阿伯丁隊,他開始迸發(fā)驚人能量,創(chuàng)造了耀眼的成就。正是弗格森抓住機會,不斷進步,一舉成為了歐洲一流的少帥,得到了執(zhí)教紅魔的機會。
從東斯特林,到圣米倫;從圣米倫到阿伯丁,弗格森現(xiàn)在終于進上了英格蘭豪門?,F(xiàn)在,他有更為廣闊的施展空間,也有更為沉重的壓力。
弗格森也要面對一些不可控的風險,陌生的聯(lián)賽,前途是不可預測的。
這是機會,也是嚴峻的挑戰(zhàn)。
對于弗格森來說更大的困難在于他是救火隊員,臨時上陣,倉促至極,球隊更是陷入泥潭,狀態(tài)全無,這可比賽季開始之前接管球隊困難多了。
很多媒體開始挖掘弗格森的新聞,將弗格森塑造成為一個夸張的家伙。在他們的筆下,弗格森桀驁不馴,性格暴躁,脾氣粗魯,管理嚴苛,喜歡罵人......記者們把弗格森在蘇格蘭執(zhí)教的各種故事都挖掘出來,甚至添油加醋,進行自以為是的想象和改編。
弗格森與手下球員打架、他在圣米倫的訴訟糾紛、他與對手球員的干架、他與管理層的沖突......記者們還關心弗格森經(jīng)營的酒吧,以及獨樹一幟的政治傾向。
弗格森是否適合紅魔?
紅魔這樣的球隊,弗格森能夠應付嗎?
弗格森一個外來戶,一個并非來自五大聯(lián)賽,更沒有任何豪門執(zhí)教經(jīng)驗的人,能當好紅魔的主帥嗎?
弗格森亮相夢劇場,愛德華茲主持召開新聞發(fā)布會。
會上弗格森正襟危坐,略略有點緊張。記者們認為弗格森非常拘謹,神情扭曲。弗格森盡管有所準備,但對英格蘭記者尖銳的問題還是很不適應。他全程保持著高冷范兒,沒有回答太多問題。
記者們對這個英格蘭足球新丁當然極盡糾纏,有意無意地將話題引向紅魔的前景黯淡上來。
媒體們對弗格森的興趣只有“古怪偏執(zhí)”的性格,“強硬霸道”的脾氣,“糾紛和雜事纏身”……這讓弗格森感到了不快。
記者會的交流非常不愉快,弗格森有意地惜墨如金,他濃厚蘇格蘭口音的英語也令記者非常痛苦。
新聞會之后記者們紛紛發(fā)稿,曼徹斯特晚報說,“這是個木訥的蘇格蘭人,看上去就不好相處。據(jù)說他性格強硬,脾氣暴躁,但新聞會上他處于防守狀態(tài),充滿了戒備心理。他看起來不適應這里,英格蘭足球的氛圍讓他緊張,他在見面會上就如同丟失了鑰匙的小孩子。”
BBC說,“阿歷克斯-弗格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