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空中作業,在鋼梁上走動,在懸臂上操作,悠游自得地坐在鋼梁上休息,抽煙,和工友們閑聊生活。他們沒有保險,沒有安全繩,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甚至連安全帽都不戴,每日里就這樣辛苦勞動,興建起一座座摩天大樓。這就是上世紀30年代美國的縮影,美國大建設時代的工人群像。他們的生活環境極端惡劣,工作條件無比危險,亟待公眾關注并且加以改進。
于是就有了這幅極具視覺沖擊力的照片影像,它出自美國記者兼攝影師查理斯-艾貝特斯(Charles Ebbets)之手。這是查理斯-艾貝特斯在1932年紐約洛克菲勒大廈建造期間現場拍攝的一組真實的照片,這批攝影后來被他統一稱為《Men on a girder》(或者叫做《Lunch Atop a Skyscraper》,中文翻譯就是“梁上眾生”)。弗格森得到的這一幅照片就是整個系列中的代表作,也是最為出色的一張。這幅《梁上眾生》作品也譯作《曼哈頓的午餐時間》、《建造曼哈頓的工人們》,真實記錄了這樣的一個特殊片段。在廣闊無垠的天空之下,11名建筑工人在超過百米的高空中停留,在伸出空中寬不到一米的鋼梁上休憩。他們完全無懼危險,泰然自若地享受午餐,度過難得的閑暇時光。他們或者坐著抽煙,或者看報紙,或者在閑聊,或者凝望遠方……在進入鏡頭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顯得神情輕松,充滿了自信與勇敢。
繼續閱讀
查理斯-艾貝特斯是美國著名記者,一直堅持批判現實主義風格,他的拍攝意圖并不是為了體現工人們的勇敢無畏,而是要揭露和批判社會的黑暗。1920至1935年間,美國經濟大發展的黃金歲月,紐約新建了一大批摩天大樓。這本來對于建筑工人來說是個好消息,但在施工過程中業主和承建商唯利是圖,根本不顧工人死活,對在高樓上施工的工人毫無保護措施,對出現的各種工傷與死亡事件也沒有進行妥善的賠償安撫。當時的美國企業主特別是建筑業老板壓榨和攫取這種“帶血的利潤”,種種情況令人觸目驚心。建筑業極端危險的工作條件和極其艱苦的工作環境,很快就被有社會良知與正義感的記者關注,隨即變成整個社會批評的話題。查理斯-艾貝特斯拍攝這些照片,真實反映了現場施工的危險,批判了施工安全措施的缺失,暴露社會對施工安全的冷漠,全面展現了建筑工人極端危險的工作環境和無比艱苦的生活。
在1932年10月2日,國際先驅論壇報率先刊登了這一組照片,并且刊發了相關的文字報道,立即引起了社會巨大反響。很多社會名人紛紛發言抨擊,“讓無數的建設工人置身于危險境地是不道德的”、“每一幢高樓大廈,要有多少冤魂游蕩?”、“抵制建筑工人用生命建成的高樓大廈!”美國政府在壓力之下,不得不迅速提升施工安全標準,對工人安全進行保護,對工作環境也進行有效的提升。建筑工會和保險公司也積極介入,律師事務所與檢察官則開始干預相關案件,美國對建筑工人的安全保障迅速改觀。
自此以后,美國全國的工地上再沒有了這種情景。這組照片的發表和后續的攝影展,以及后續的工人運動,加上美國社會機構的努力,將美國工人的安全權益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這組照片也因此具備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這是美國工人史上震撼人心的一幕,也是全世界建筑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頁。
歷史翻過了新的一頁,后來的人們開始關注這些照片展現出了的其它意義。畢竟,拋開沉重的歷史背景,這些照片本身就極具視覺沖擊力,并且也直接表達了工人階級的勇敢精神和樂觀態度,蘊含了更廣泛的精神內涵。
這組照片洋溢了工人們的樂觀主義精神,他們的勇敢和無畏,對一切困難的蔑視,通過簡單的構圖直接表達了出來,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