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幕后的功臣
“沒有弗格森,自然不會有紅魔的重新崛起和偉大復興,也不會有紅魔青訓的非凡成功;但沒有哈里森,也不會有紅魔92班的傳奇故事。”
——題記
在1991年夏天,很多紅魔青訓營的年輕球員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職業(yè)合約,正式成為職業(yè)球員,也得到機會加入了一線隊訓練,并有機會參加一線隊的比賽。
對于年輕人來說,這就是邁開了職業(yè)生涯中無比重要的一步。
紅魔青訓營開始取得弗格森時代的第一個成功。將出色的年輕人輸送到一線隊去,這本來就是青訓營存在的最大意義。對于時任主教練哈里森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工作成果,更是一個承諾兌現(xiàn)的關(guān)鍵時刻。
作為弗格森專門任命的青年隊主教練,哈里森臥薪嘗膽地奮斗了4年,現(xiàn)在終于看到了自己的心血得到了認可,整個青年隊的努力終于結(jié)出了豐收的碩果。與他一起見證這一切的還有他的助教斯泰爾斯,一個偉大的紅魔名宿。作為巴斯比寶貝的成員,斯泰爾斯是紅魔上一個輝煌年代的功勛,他曾經(jīng)幫助紅魔奪得第一個歐洲冠軍杯冠軍,是巴斯比時代紅魔王朝的核心基石。不僅如此,他還幫助英格蘭奪得了世界杯冠軍,是英格蘭球迷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弗格森上任之后迅速重整了青訓系統(tǒng)的管理架構(gòu),重新任命了負責人。他接連任命哈里森和斯泰爾斯負責紅魔青訓,意味著弗格森對青訓的高度重視,而且也將青年工作擺上了重要地位,決心在青訓中有所建樹。要知道哈里森和斯泰爾斯這樣的水平,足以擔任英甲俱樂部的主帥了。
埃里克-哈里森是紅魔青訓工作的靈魂核心,紅魔1992年奪取青年足總杯冠軍的那支球隊,后來被稱為92班的那批孩子,正是他親手培養(yǎng)出來的。所以英格蘭足壇也有記者稱呼92班為“哈里森的孩子”,這與“紅魔92班”也并不矛盾。
吉格斯、貝克漢姆、加里-內(nèi)維爾、巴特、斯科爾斯、菲爾-普內(nèi)維爾、庫克、薩維奇、吉萊斯皮......哈里森在青訓營里給予了他們最好的培養(yǎng),把他們的能力提高到紅魔的標準。這些年輕人如果沒有哈里森,他們可能連起步的機會都沒有。
哈里森自己的球員時代很平淡,只是在英國著名教頭布萊恩-克拉夫手下踢過一年球,職業(yè)生涯匆匆落幕。哈里森后來說:“沒有俱樂部的主教練會手把手的訓練年輕球員,大名鼎鼎的克拉夫也是這樣。你踢得好也不會獲得一句贊揚,踢得不好下次可能就沒你事兒了,我們感覺不到重視和關(guān)心,我不喜歡這種模式。”
哈里森1981年加入紅魔俱樂部,羅恩-阿特金森任主教練時就聘請他專門從事青訓工作,但只是青訓教練組中的一員。弗格森接過教鞭時不僅沒有罷免他,反倒讓他更進一步,直接請哈里森全面負責青訓。不僅如此,弗格森還給他增加了人手,擴大了權(quán)力,大規(guī)模擴大青訓營規(guī)模,給他更重要的職責。
弗格森任命哈里森繼續(xù)擔任青年隊主帥,并不代表他在剛剛接手對青訓很滿意。
恰恰相反,弗格森對當時久負盛名的曼聯(lián)青訓并不滿意,因為阿特金森執(zhí)掌之下這個青訓營按部就班,并沒有取得什么突出的成就。青訓球員不多不少,大概也就維持在一個英格蘭平均水平,培養(yǎng)的人才跟倫敦以及利物浦等地的俱樂部青訓沒有辦法相比。
弗格森希望哈里森他們另起爐灶,搭建新 的架構(gòu),更多地招募人才,更好地加以培養(yǎng)。弗格森承諾不惜用更多的資源投入,開放更好的場地。弗格森自己甚至都化身球探,幫助俱樂部挖掘小球員。
哈里森深感振奮,充滿熱情地開始了對小苗子的精心培育。哈里森一直熱愛青訓工作,這時候決心引入高水平的訓練體系,在球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