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個來月的認真學習,二蛋和鈴木,算是掌握了制毒和解毒行醫的基本理論基礎。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理論聯系實際,不斷的實驗和實踐了。
三成的毒經,并不足以讓鈴木成為制毒大師,毒,看似簡單,實則包羅萬象,這大千世界,可稱為毒的實在太多太多了。
但無論是哪種毒,他們存在的屬性,無非是氣態,液態,和固態這幾種常見的方式。
絕大部分的毒,有明顯的異味和色澤,高明的毒,無色無味乃至無影。
毒的傳播,歸根到底還是接觸,有的接觸是通過氣流進行傳播的,在你不知不覺中,就會莫名其妙地中招。
絕大部分的毒還是有跡可循的,幾乎都是通過肢體皮膚的接觸,直接或者間接地進入人體的血液或者器官之中,最終形成了某種惡性循環,而毒發的機理,正是破壞了人體器官正常的循環和代謝。
鈴木委托看守的海盜向海龍王匯報,現在的他限于條件,只能嘗試從海洋魚怪之中,提煉最基礎的毒物。
這些毒物,可以涂抹于海盜的兵器之上,用于輔助加強戰斗時候的殺傷力,即使未能直接殺死對手,也有可能毒死對手。
那些烈性的毒物,只要刺中修士的身體乃至表皮,就可以無孔不入地融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即使是高階修士,也如牛皮癬似的清除不掉。
隨著人體血液的快速循環,毒性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傳導至修士的全身上下,進而引起身體內各種器官的衰竭或者死亡。
毒,有輕有重,也有疾有緩,這主要取決于毒本身的屬性,更和毒師的提純技巧有關。
越高明的毒師,同一份毒,提純的濃度自然更高,毒性也就越強。
提純,不僅考驗一名毒師對毒性的理解,不同的毒,自然有不同的工藝和提純技巧。
這提純的工具,提純的火候,以及科學的配比,也都和最后的成品有著莫大的關聯。
正如釀酒,不同的人釀一堆稻谷,最后的成品酒,自然每個人都不一樣,有如瓊漿,有如臭水,大相徑庭。
而二蛋,他的主攻方向是醫經,是治病救人,其相對的難度,比單純的制毒還要高一籌,這也是醫經比毒經,光紙張都要厚了三分之一還不止的緣故。
他不僅要系統地了解各種毒的性能和機理,更要先學會辨別各種毒,認出各種毒,然后才能逆向地對癥下藥。
畢竟這世上的毒千奇百怪,甚至比食物的種類還要多。
如果把單純的制毒比作進攻的話,那二蛋要做的工作就是防守,并在此基礎上突破和超越。
對修士來說,得到一件攻擊法寶的難度,要遠遠小于得到一件防守類的法寶,在那些大型的拍賣會上,同等級別的防守法寶,是攻擊法寶的幾倍乃至十倍的價格。
說起毒,雖然二蛋沒有任何的基礎,但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當初姑蘇王家的殺手王英,在平江路夜色中向他投擲的白色粉狀化骨散,就是烈性劇毒的一種,只要擦中修士的表皮,就能快速地腐蝕皮膚。
一旦這化骨散進入到血液系統,就會加速毒液的循環,直至腐蝕全部的血肉,化為一灘腥臭的黃水。
強如高階修士,即使運起靈力將血液中的毒素強行分離,但高明的毒素,卻如跗骨之俎,早已和你的血肉徹底地融合在一起。
于是,他也向海龍王提出了和鈴木差不多同樣的要求。
自己所學有限,只能嘗試解開一些最簡單的兵器之毒,而且海龍王需要向他提供大量的海怪身上的毒液,供他研究解藥之用。
正所謂有陰必有陽,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好人,必然就有壞人。
這自然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