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十年來,這個煉器市場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積極的變化,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
無數的老人過世了,但又有更多的新生代,繼續投入到這個行業中來。
他們傳承了先輩精湛的技藝,精益求精的精神。
難得的是,他們并沒有老一輩的門戶之見,他們并不保守,勇敢地走出家門,在大庭廣眾之下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更不恥下問,虛心地請教自身存在的諸多不足。
我也是這群煉二代中的一個,父親在世的時候,他是一棵大樹,替我遮擋了無數的風雨,他過世后,我便成了他,拎起了大鐵錘,也有了兒子。
我天性保守,不喜與人交流,但現實逼迫我一夜之間長大。
就像父輩走過的路一樣,也許參天大樹并不是我的人生目標,但獨擋一面,做一顆快樂而堅強的小草,卻是我對自身最基本的要求。
我勇敢地走出去,走出家門,走向市場,走到更廣闊的空間里來,我在父親教導的基礎上,拼命地學取各家所長。
但我注定是一個小富即安的人,我沒有那么大的野心,我的能力和精力也都是非常的有限。
父親過世后的那幾年,我也曾經有過狂妄的想法,也就是你一開始心里的疑慮,為什么死守著一個破破爛爛的小店,而沒有想辦法去擴大經營,去增加品種,以及招聘更多的幫手。
因為那些年,你說的這些改變,這些所謂的出路,我都一一試過,但無一例外,幾乎都是失敗了,而且都是慘敗,丟死個先人板板的那種。
我雖然從外面學到了不少的煉器經驗和知識,再結合父親曾經的教導,一般的兵器,倒也難不住我。
那些年我確實有點飄了,我雄心勃勃,耗光了父親的積蓄,打造了一大堆自認為不錯的兵器,各式各樣的都搞過。
但貪多嚼不爛啊,就是因為多了,雜了,我的精力全部分散了,導致所有的資金,全部押在一大堆的廢銅爛鐵上。
所有的產品,幾乎都是失敗的,沒有絲毫的競爭力。
這實在是個內卷的時代??!
那些大的家族,他們的作坊都是標準化的,流程化的,他們不僅成本采購更加的便宜,因為量大,自然價低。
而人力成本,相比你這些個體作坊,同樣是更加的便宜,而效率,卻是你的幾倍。
你拿什么去和他們競爭?
結果自然是很可悲的,錢沒了,東西爛在手上,連婆娘都跟人跑了。
說完這些,他喟然長嘆,滿是落寞之色。
現實的殘酷,家庭的矛盾,不分種族民族,實乃到處都是。
那幾年,我沉淪了好長時間,差點就拎桶跑路,最后還是父親喚醒了我。
某一天,再次看向父親留給我的這把刀,我才恍然大悟,也才算真正明白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以及他臨終前目光堅定的真正含義。
父親或許無意,或許故意,留下了一把略有瑕疵的寶刀,這實則是在給我指明以后的方向啊。
他是知道我的性格并不適合做大做強,只想讓我專心地打造好這把刀,認真改進這把刀,沿著這把刀的思路精研下去,只有做精,才有可能做強啊。
大徹大悟的我,在這近30年的時間里,大部分時間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沿著父親的路,專業打造這個細分領域的倭刀,直至打造成真正的精品。
我沒有其他的本事,更沒有太多的想法,在天國父親的指引下,這些年來經過我的努力,總算將這把倭刀,又往前精進了那么一絲。
但我知道,這把刀距離完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雖然它每天都在進步。
無論是原始的胚胎,還是鍛打的工藝,每一個環節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