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抬起頭,看著眼前懂事的女兒,眼中閃爍著感動和欣慰的淚花。
她走上前,輕輕地撫摸著陳宛白的頭發,聲音略帶哽咽地說:“好孩子,是娘讓你受苦了。”
陳宛白皺了皺眉,看著這水做的便宜娘。可又不能說重了話,不然哭得更厲害。
最終還是上前握住柳氏的手,安慰道:“娘,別這么說,我們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柳氏這才擦了擦眼淚,表示要同她一起收拾。
陳宛白這才放開柳氏的手,抬腳邁入了屋內。
“娘,你先收拾一下,我去打點水來。”
隨后,她提著一個小木桶,就往小水溝走去。
小水溝雖說叫小水溝,可實際上規模并不小,寬度大約有半丈。陳宛白曾經嘗試過,通過助跑是能夠一躍而過的。
往上暫時未能尋到它的源頭,應當是從山上流淌下來的;此前陳宛白沿著水溝一路向下,走到了村前的大河所在之處。
來到了小水溝前,蹲下身,準備打水的時候。她看著水面,不禁心想:這里不知道有沒有魚?
想了想,應該會有的吧,這里離大河也不是很遠,可能會有往這邊游的。就算沒有魚,蝦蟹大概率是會有的,這些動物最喜歡呆在這種小水溝了。
不管了,明日去山里砍些藤條回來編制捕魚簍,試試看。
回到小木屋的時候,看到柳氏正拿著一個小陶罐和一小袋粳米發怔。
見她回來,柳氏立刻就問道:“四丫......不是,小白,我在那堆東西里面找到了一袋米,可我看屋內沒有灶臺......”
“娘,你等一下。”
陳宛白這才想起來,這里沒有灶臺。之前的陳大安要么吃干糧,要么是在小木屋中間生一個小火堆,烤些肉來吃。
如今屋內堆放了不少的東西,已經不再適合生火了。
放下水桶,立刻轉身出了小木屋,在附近尋覓起來。
她仔細地環顧四周,目光落在不遠處的一片亂石堆上。她快步走過去,在亂石堆中翻找著合適的大石頭。
她挑挑揀揀,最終選了幾塊表面較為平整的石頭。這些石頭大小適中,形狀也較為規則,看起來非常適合搭建灶臺。
陳宛白和柳氏兩人費力地將這些大石頭搬到小屋旁邊,接著開始用泥巴和著水,準備搭建灶臺。
“小白,你會搭嗎?”柳氏看著一堆石頭,又看著和泥巴的陳宛白,有些遲疑地問道。
“娘,要求不高,能用就行。快來搭把手,等下天黑了,我們就看不清了。”
要不是夏日天黑的晚,陳宛白壓根就不會想著去搭個灶臺。
此刻,太陽西斜,約莫酉時的光景,四周靜悄悄的,只有偶爾傳來的幾聲鳥鳴。
在緊靠小木屋的地方挑了一個合適的位置,準備在此搭建灶臺,預備等后期就在塊地方搭一個灶房。
陳宛白先將幾塊較大的石頭按照一定的形狀擺放好,形成了灶臺的基礎。
再將泥巴均勻地涂抹在一塊大石頭上,覆蓋在底下的大石頭上面。
“娘,拿些小石頭塞進這些縫隙里。”
就這樣,她一層一層地搭建著灶臺,每放一塊石頭,都要仔細檢查是否穩固。
柳氏則負責將小石頭塞進縫隙里。
就這樣,母女倆默契地配合著,一個簡單而實用的灶臺終于快要搭建完成了。
“小白,看起來差不多了。”柳氏看著快要完工的灶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半點沒有好奇閨女為何會搭灶臺,只覺得閨女離開了陳家人都變得聰明了,想必以前也是在家里被壓迫著,才像個鋸了嘴的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