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就要做到,陳宛白走到了剩余的竹子堆前,挑選了比較粗壯堅硬的竹子。
她打算先做竹碗。用鋸子將竹子從竹節處開始,鋸成約莫六公分高的若干個。
而后用刨刀將竹子外層的皮削去。削皮的時候,要保證力度,不可太過,以確保竹子的表面不會被損壞。然后,用挖刀慢慢地掏空竹碗內部。
隨后,她用砥石細致地打磨竹子的外表和內壁,去除所有的毛刺和粗糙部分。砥石就如同砂紙,能夠很好地去除毛邊,使竹碗的表面更加光滑。
為了使竹碗更加實用,她用刨刀細致地修整碗口的邊緣,使其圓滑而不割手。她小心地用磨石打磨碗口,確保沒有尖銳的部分。
三兩下,陳宛白就制作完成了四個竹碗。
接下來是竹杯和竹筷的制作。
陳宛白選用了一些細長些的竹子,將其用鋸子鋸成大概十公分長的竹節。這樣的高度用來制作簡單的杯子正好合適。
同樣用挖刀掏空內部,用砥石打磨杯口和杯壁。
對于竹筷,制作過程稍微繁瑣一些。陳宛白挑了一些竹子,用鋸子鋸成大約七寸六分長的小段,接著用柴刀將其劈開成一根根大小適宜的長條。
(古人規定筷子的長度為7寸6分,代表著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懼、愛、惡、欲。當人們拿起筷子時,就會提醒自己要控制欲望,修身克己。)
最后,將一端削尖,再用砥石把筷子周身打磨光滑,竹筷便制作完成了。
(筷子形狀講究:頭圓尾方,方形屬坤卦,圓形為乾卦,手持筷子時,呈現出坤在上乾在下的“地天泰”卦象,寓意著萬事吉祥、和順暢達。)
制作完成后,陳宛白仔細檢查了竹杯、竹碗和竹筷,確保它們沒有任何毛刺和粗糙的地方。
整整一個下午,她制作了四個碗、四個杯子以及十雙筷子。
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陳宛白扭了扭酸痛的脖子,抬起頭,透過門扉望向外面的天空。
雨已經停了。
她走出門外,向四周環顧了一圈。
遠處的青槐山籠罩在一片薄霧中,猶如披上一層輕紗。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泥土氣息,雨后的天空顯得格外清澈。薄云在天邊緩緩飄動,偶爾有幾縷微弱的光線試圖穿透云層。
不遠處的竹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雨滴從葉尖滑落,滴答滴答地落在地上。小水溝的水漲了起來,潺潺的流水聲清晰可聞,給人一種寧靜而祥和的感覺。
幾只歸巢的鳥兒在天邊盤旋,嘰嘰喳喳地叫著,為這寧靜的傍晚增添了幾分生機。
陳宛白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雨后清新的空氣。
秋日里的夜晚來得格外迅速,不多時天色便會完全黑下來,此時已不宜再出門了。
到點了,該做飯了。
中午尚有一些剩菜剩飯,她打算自己熱一熱吃。還余下一些雞湯,熱好給柳氏。考慮到僅靠雞湯無法飽腹,她決定再煮一鍋粥。
她轉身進了堂屋,打掃了一下衛生。
隨后拿著新碗筷進了灶房,灶頭上一直都會放著一個大陶罐,里頭溫著熱水。
她用熱水將新碗筷浸泡在桶里,雖說未必能起到實質的消毒作用,但求個心理安慰也好。
忙完這些,陳宛白走到米缸前,從里面舀出一些米,仔細地淘洗干凈。她將大米倒入一個陶罐中,加入適量的水。煮粥的水要多一些,這樣粥才會更稀軟可口。
她將陶罐放置在灶臺上,點燃柴火。
她把中午的剩菜一股腦倒進鐵鍋,開始加熱,隨后再將剩飯倒進去,拿起鏟子翻炒,直至飯菜均勻混合。
那模樣,大概就像攪拌均勻的蓋澆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