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年頓了頓,心中感慨自己竟然看低了她們母女倆,他笑了一聲:“你說得沒錯,是這個理,是爺爺想岔了。”
“不過我們還是打算再找點營生,不然來年還不了陳家的五十兩銀子。”陳宛白決定先為她們賺錢的事情放出一點風聲,以免日后他人還要說她們怎么突然能賺錢了,總有些人還要說柳氏靠賣肉賺的錢。
“好好好,我們先量地。”陳村長拿出步弓,走到邊緣處開始了測量。
陳宛白則負責記錄,兩人默契配合著,很快就量完了。陳康年給量的時候,放量十分寬松,明面上的十畝地實際有十二三畝之多。
不過這些陳宛白并不知道,她對這個時代的一畝地到底多少,一點都不清楚。但是她可以確定的是,與現代相比,這時候的一畝地面積要更小一些。
“走,我們去縣衙吧。”陳康年拿過紙張,看了看,滿意地點了點頭。
兩人又駕駛著牛車往縣衙而去。
一路上,陳宛白看著官道兩旁的風景,心中百感交集。
牛車一路顛簸搖晃,終于到達了縣衙。陳康年帶著陳宛白來到官府門前,門前一個衙役認得陳康年,也記得陳宛白。雖然時間過去這么久,但是衙役迎來送往,認人的本領還是很厲害的,哪怕陳宛白有些變樣了,但是他還是記得。
他上前去將兩人引到了上次辦理戶籍的地方,小小的辦公室里,依舊坐著之前陳宛白見過的那位年邁的老文書。
老文書雖年邁,但渾濁的老眼并不渾濁,眼神反倒十分銳利。他一眼就認出了陳康年,再看了幾眼陳宛白,這才認了出來。
“喲,小丫頭,你這次是來干什么?”他和藹地問道。
“回大人,我是來買地的。”陳宛白咧著牙花子,露出了一個自認為很幼稚且得體符合年齡的笑容。
“哈哈,別叫我大人了,我可不是什么大人,叫我爺爺吧。我方才瞧你和上次大不相同,險些沒認出,要不是你這機靈的小眼神,我還真不敢確定。”老文書捋著胡須,笑瞇瞇地說道,“這是發財了?都能買地了?”
“是的爺爺,運氣好,在山里撿到了一頭野豬,賣了不少銀子。”
“你這小丫頭,運氣不錯嘛。”文書才不信這丫頭的,哪里能有野豬撿,這話半真半假。
陳康年趕忙上前解釋:“大人,這孩子和村里的獵戶一起去山里,兩人合伙獵了野豬,賣得了一些銀錢。”
老文書聽聞此言,臉上露出一絲恍然之色。
“是的,爺爺,所以我想趁著有銀子,先把地買了,心里也踏實些。”
老文書點點頭,喊來一個小吏,低聲吩咐了幾句。不多時,小吏翻到了一張折疊的紙遞給了老文書。
陳宛白偷偷瞄了一眼,是一張地圖。
“你們是古槐村?小丫頭你要買哪塊地?”老文書見是村長帶著她來的,沒有賣家跟隨,想必她要買的必定是官府的地。
“回爺爺,我想買青槐山下離官道三里地的那塊地。”
老文書很快就找到了那塊地方,看了一下:“這塊山腳下嗎?這荒地的價格是一兩銀子一畝地,你打算買多大?”
陳康年連忙將懷里的紙張掏出,恭敬地遞給了老文書,老文書接過一看,畫的十分清晰,也沒有問題。
“你這里有十畝荒地,共計十兩。另外,還需要繳納契稅,稅率為買價的百分之三,也就是三兩銀子。你一共需要付十三兩銀子。”老文書笑著說道。
陳宛白聽后,從懷里掏出準備好的銀子,在里面數出十三兩銀子,遞給了老文書。老文書接過銀子,并沒有數,直接放進了一旁的抽屜里。
老文書微微頷首,熟練地在幾張紙上寫寫畫畫,又蓋上了幾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