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告盟主,有一位自稱隸屬于大將軍皇甫嵩的信使求見!"
瞬時,一名哨衛沖入大廳,向李楓稟報道。
"皇甫嵩?請他上來。" 李楓略感疑惑,皇甫嵩在這個節骨眼上遣人,莫非有急事?
"是!"
兵士領命而去,不一會兒便引了一名披掛大漢精制鎧甲的武者走入廳內。
"拜見中郎將軍大人。" 殿下,那哨兵單膝跪地,恭恭敬敬地道。
"是皇甫嵩將軍差你而來?"
李楓審視著這名士兵,疑惑地問道。
"正是,這是將軍的手書,請閣下驗閱。" 哨兵取出一支竹簡遞上,言語懇切。
李楓點頭接過大簡,拆開細觀,確乃皇甫嵩的筆跡,信中還烙著其特有的印記,訴求援助顯而易見。
"長社古城現況如何?" 看著手中的信,李楓忍不住詢問。
"軍心低落,皇甫嵩大將軍及朱儁將軍被困長社,請主公施援。" 哨兵再次報告,神色莊重。
李楓聽聞,心中不禁一沉。此刻支援,或是長社城解圍的關鍵時刻。
只是青州與兗州亦乃戰略要地,且荊州甘寧與張曼城僵持不下,戰略困境難以打破。
"辛苦你了,幾日風塵仆仆,下去好好休息吧。" 望著哨兵,李楓微微揮手,示意他退下。
"謹遵主命。" 哨兵點頭退去,作為普通哨兵,他不多言,亦未深問。
不久,廣陵郡守府內,聞訊趕到的荀彧見到皇甫嵩的書信,不由得皺起眉,此時求救太過巧合。
"盟主意下如何打算?" 荀彧看向李楓問道。
"想等興霸那邊有結果再馳援。荊州局勢不穩,波才若不能一戰擊敗,會影響荊州的戰局。徐老他們剛剛出發,須得等到徐州平穩再議。" 李楓回答道。
"那位信使呢?" 荀彧猛然想到。
"我已安排他人讓他去休息了。" 李楓點頭應道。
"很好。盟主,在形勢不明前,不可讓他離府。" 荀彧認同地點點頭。
"你就放心,我早有安排。" 李楓微笑回應。
"只是青州與兗州之事..." 荀彧輕嘆。
"待救下長社再圖兩地吧。就算千算萬算,也沒料到漢靈帝會封我為中郎將軍。" 李楓略感無奈地笑了。
"哈哈,權力越大,責任愈重。原打算步步為營,現在看來,唯有全面考量。待長社之圍解開,皇甫嵩與朱儁必感激盟主,到時在朝廷也有了更多的盟友。" 荀彧笑著解析。
"嗯。" 李楓淡然一笑,點頭表示贊同。
這次漢靈帝壽宴后,他更深知在當前形勢下,多幾個朝廷里的援手至關重要。
況且,李楓短期內不救,并無大礙,只要確保信使無法立刻返程。畢竟是亂世烽火,除了玩家可以開作弊手段之外,信息傳遞全憑口耳。
自然,對玩家發布的任命可通過公告形式,但也僅限兩大軍閥的統帥,不是皇甫嵩,亦非何進,唯有漢靈帝是大漢的最高軍事領袖。
黃巾軍首領是張角。戰事一啟,漢營只能接收到漢朝公告,黃巾營只能聽到黃巾公告。所以,傳令兵無法回去,皇甫嵩、朱儁只能等待并持續派出信使。
半月時光無聲無息地過去。午時一刻,飯畢的李楓耳邊響起消息提示,眼前一亮,是驚喜,絕對是驚喜。
"叮,恭賀玩家旗下大將甘寧攻下南陽郡,榮獲百萬軍功,殲滅敵軍二萬,生擒敵方將領張曼城,再增軍功二十萬。"
李楓聽此消息,立刻起身,張曼城落入敵手,荊州黃巾勢力難以興風作浪。
再一瞧排名榜,程瀟已經躍升至第二位,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