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太太言道:“我曾是大元的太子妃。大明覆滅時,我在元軍的保護下,抱著兩歲的孩子一路向北逃亡。途中遇到漢軍,他們為了殲滅大元,將我們的將士趕盡殺絕,當時場面異常慘烈,所有的元兵無一幸免。
恰巧其中有個人,他曾是大元的內務總管。因為師從于波斯教士拉塞思,所以會延年益壽的回春之術,在后宮中深得娘娘們的恩寵,于是就以一個漢人的身份在宮中任職。”
星云問道:“你說的就是九寶太歲——李昌烈?”
“沒錯!”
“那李昌烈是如何做了大元的官員?你口中的拉塞思又是何許人也?”星云繼續問道。
老太太定了定神,回味悠長的道出了兩人的來龍去脈:“這要從大元是如何敗落說起。我出生不久,也就是泰定五年,『泰定帝』去世。其子『阿速吉八』繼位,是為元天順帝。
天順帝繼位后,元武宗的舊部重臣『燕鐵木兒』與河南行省丞相『伯顏』不服管制,勾結周王『和世?』與其弟弟『圖帖睦爾』一同興兵作亂。
可沒想到的是『和世?』與其弟弟『圖帖睦爾』答應出兵并不是為了幫助『燕鐵木兒』,而是商議好了要某朝篡位。于是兄弟倆兵分兩路,出兵大都。沒成想『和世?』的隊伍遭逢大水山洪,在興兵途中被困數日。這導致了弟弟『圖帖睦爾』率先攻進了大都。并在眾將士的鼓勵下自立為帝,定帝號為元文宗。
不多日,『和世?』抵達和林后,聽聞弟弟稱帝的消息,得知了弟弟狼子野心,于是大舉進軍大都。兄弟倆由此短兵相見,反目成仇。可是弟弟元文宗知道哥哥能征善戰,于是不敢與他硬戰。就在苦于無門之際,身邊出現了一個波斯教士,她就是拉塞思。
她為了協助弟弟元文宗保住帝位,出了一個狠毒的計策。讓文宗出面和他哥哥議和,并表示愿意退位讓賢,奉兄為帝。為表誠意還出示了詔書,說要昭告天下,將帝位禪讓給哥哥元明宗。
『和世?』看到詔書后,終于相信了弟弟的誠意。遂不計前嫌,與弟弟重歸于好。而元文宗聽從拉塞思的計謀,在重新博得哥哥信任的時候,下毒害死了哥哥元明宗。從而保住了元文宗的帝位,也由此開始重用拉塞思。重祚以后立即奉她為上士。
拉塞思入宮后,幫助元文宗大興文治。天歷二年二月,指導『札牙篤汗』設立了奎章閣學士院,并招攬一些文士入考,擇優錄用。就在奎章閣學士院錄考人中,她發現了才華出眾,博學多知的李昌烈。并收他為入室弟子,親自傳授一些思想和技法。
可好景不長,宰相『燕帖木兒』不甘心將自己辛苦謀劃的江山拱手讓給元文宗。一邊委曲求全,一邊自恃有功,惡意玩弄朝廷,導致大元朝政腐敗不堪。不僅如此,他還屢屢勾結佞臣奸黨,三番五次加害元文宗。
至順三年,元文宗終于駕崩。臨死前,他為了洗刷自己毒死哥哥的罪行,立下遺詔,冊立其兄元明宗的次子——年僅七歲的『懿璘質班』為帝,命帝號為元寧宗。『燕帖木兒』得知了消息,立即去慫恿元文宗的遺孀——『卜答失里』皇后,試圖讓她捏造假遺照,將帝位傳給『卜答失里』的親生兒子『古刺答納』。其司馬昭之心不言自明。
但讓左丞相『燕帖木兒』萬萬沒想到的是,皇后『卜答失里』曾蒙恩于『懿璘質班』的母親『八不沙』,兩人情同姐妹,豈能忍心做出不義之舉。再說,這遺詔是她夫君元文宗親自立下的圣諭,她豈有不遵從的道理。
于是,她連夜策馬西奔,準備將遺詔帶給她的姐妹『八不沙』。卻不料,途中被『燕帖木兒』的爪牙截殺。危急時刻,李昌烈出現,不僅救了皇后,還護送她去找『八不沙』,并當場代為宣讀圣旨。『八不沙』得知自己的兒子承襲大統,當然喜不自勝。高興之下,代替兒子加封了宣讀遺詔的李昌烈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