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家得有多少東西,才能填飽這么多張口,既然無法改變,就只能視而不見了。
熱熱鬧鬧的吃完這頓,下午接著又忙起來了,他們的計劃是今天把瓦面給鋪了,明個開始建圍墻,俗稱籬笆子。
不過那個是用木頭或竹子做的,他們家打著家里人少,為了安全,用了和房子同樣的材質。
不過圍墻的下半部分,不是規整的條石,而是自家撿的大塊石頭。
是的,自從顧姑媽家的柴火棚堆滿了后,她就換了個活計,去河灘撿大塊石頭,本來想著用來鋪院子的,這不是先用到圍墻上了。
又花了三天半的時間,將圍墻建好,這期間,屋里的活也沒落下。
盤炕、通火墻,這煙道都已經預留好了,這會只要連通了就行,完事后,師傅還將姐弟兩叫過去,交代怎么用,堵了怎么通。
最后用青磚將灶頭給壘好,這下整個房子就算完成了。
一座下半部分石質、上半部分黃泥、瓦屋面的東北農家小院,就蓋好了。
房子蓋好,打井隊也過來了,一切都是剛剛好。
花了兩天時間,將水井打好,井達到8米的時候就出水了,顧雪梅硬要打到30米,打井隊不干,最后好說歹說加了2米。
既然不能加深,那總能加寬吧,最后自己砌井口的時候,往外挑高了1.2米,對外的說法是怕小孩落井里。
這次他們的水井是在前院靠近廚房的位置。
這還真是巧了,平時也就這個地方,用水最多了,還省得挑水過來使了。
是的,就算家里打了井,但如果水井打得位置不對,還是需要提水用的,這會也沒水管和水龍頭,能接進去。
至于打井的時候就安排好,嘿,這哪個地方能出水,可不是人說了算的。
打完井,又叫了兩個人過來,也不是旁人,就是馬新春家的兩個侄子,大根二柱。
在院子里遠離廁所、菜地、水井的地方,選了個位置挖起了地窖。
姐弟倆和著幫忙的兩人,一起干了兩天活,地窖這下也弄好了。
硬裝弄完,就是軟裝,炕席炕柜炕桌,每人一套,都放到各自的房間。
然后就是床褥被套,拿出這個季節用著正好的,3斤薄棉被和褥子放在炕上,其余的都放到炕柜里。
包括秋冬季穿的厚、薄棉襖,各人都放到各人的房間,這樣一來,上面兩層就堆滿了。
余留下面一層放現在穿的衣物,每人兩身短袖、兩身長袖,四條長褲子,一件秋季薄外套,顧雪梅多了條布拉吉。
這是顧母在老家就做好的,為了這,還第一次對顧姑媽撒謊,說是:“不想讓人覺得自家是來打秋風的,怕有了這名聲,兩小的左了性子,就把家里的布票還有壓箱底都用了。”
再就是書桌和椅子,這東西顧母用不著,也只準備了四套,其中那套廢品站拿回來的,顧二弟修補好了,顧雪梅搬回自己房間了。
她們家除了顧母,也就她不怎么需要這個了,搬進去也是為了偶爾寫點東西。
條椅和飯桌這會還是放廚房,他們家暫時是改不了在廚房吃飯的習慣了,至于天冷了之后再說吧。
向現實低頭,改變習慣去炕上吃飯啥的,也不是不可以。
除了柴火留下一半,其它寄存在顧姑媽那的行李、還有另一半的柴火都搬回來了。
按照習慣放到對應的位置,閑置半月已久的包裹,終于分門別類的安置好了。
這下,經過這些小物件的填充,屋子里也不再空曠,還因為剛開始在里面過日子,東西擺放的整齊有序,看著就讓人心情舒爽。
這不,顧母就道:“后天就是周日,我都跟你姑媽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