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陪葬品被盜了嗎,朕的地宮不沒事嗎?朕好的很,朕億點也不生氣。
這時一道大寫加粗的彈幕飄過“朕不服,憑什么盜墓都是盜我們清朝的帝陵,不去盜明朝的帝陵。
你們不是說各民族團結萬歲嗎?你們是不是看我們清朝是滿人,故意的。”
看著十全老人的疑問,鹿呦鳴也沒打算客氣,躺在他爹功勞簿上吃老本,晚年使勁霍霍,明知西方巨變,為了自己的統治,閉關鎖國。
(清乾隆皇帝和路易十六兩個人是筆友,沒錯就是那個為了北美獨立將自己獻祭,上斷頭臺的路易十六。)
“首先盜墓是不區分朝代的,一般這種大型盜墓活動多發生在亂世中。
其次,明十三陵離北京太近了,你稍微弄點風吹草動的,就被人發現了,盜墓者和軍閥只是為了錢財,又不是傻,自然不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動手。
清東陵被盜后,那么多人,還用炸藥破壞,人們還是在被盜幾個月后才發現的。
明代地宮入口距離地面就27米,國家派人正大光明的挖,都挖了兩年。
而清朝地宮距離地面才9米,幾個農民挖幾天就能挖出來,而明陵地宮結構復雜,九曲十八彎,各種防水,防盜措施都很完善。
清陵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所有墓道都在中軸線上,排列的整整齊齊的。最后我吐槽一句,你們清帝陵都不防水的嗎?!?
別罵了,別罵了,在改了。一些清朝的皇帝們默默說到。
“還有你說的民族大團結,那是我們新華國成立以后的國家政策。
清朝進關后,派去祭拜明陵并修繕,是為了安撫漢民,清朝滅亡后,是中華民國,民國創始人有句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民國建立后也有去明陵祭拜。明陵自然被保護著。不要忘了,清東陵的骸骨還是我們新中國成立后,派人去收殮的呢。”
乾隆沉默,乾隆閉嘴。
直播:給老祖們來些新震撼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