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可說好了,我替咱們村要回來扶貧款,你可要幫我說服鄉親們加入合作社。”李仕山蹲下又緊了緊鞋帶,笑著說道。
山路很不好走,有時候還要爬坡,萬一鞋掉到坡下面去可就撿不回來了。
這雙可是阿迪達斯,是拿到彩票獎金后給自己買的第一件奢侈品了,至于買的筆記本電腦在李仕山的概念里,這是屬于生活必需品,不算奢侈。
“行行行,只要你能要來錢,別說加入合作社,你就是讓加入聯合國都成。”李林遠迫不及待地答應了下來。
李仕山回到李家村這一個月,先是把整個村走了一遍,然后挨家挨戶地走訪,摸清楚了村子的實際情況。
接下來就是琢磨著如何能讓村民參加他計劃成立的農業合作社。
這個問題對于李仕山來說難度很大,主要就是村民不相信他。
自己的年紀太小了,又沒有官職,空口白牙怎么可能讓村民相信呢。
也就在這個時候,聽到了扶貧款的事情。
李林遠口中的扶貧款的正式稱呼是“農村貧困戶補助金”,是國家針對符合條件的人群發放的專項人群。
李家村就是典型的貧困村,也就是同時具備“一高一低一無”三個條件。
“一高”即該村的貧困發生率要比全省的貧困發生率高一倍以上;
“一低”就是農民人均純收入要低于所在省平均水平的60%,
“一無”就是該村沒有一分錢的集體經濟收入。
首先就是“一高”,李家村一共12個村民小組,423戶,1692人,其中超過一半以上都是貧困戶,也就是人均純收入低于627元,貧困率高達50%,遠超全省的水平。
其次就是“一低”,李仕山做過統計李家村的人均年收入在1000左右,2001年全國農村人均年收入是2378元,
最后就是“一無”了,要是李家村有集體經濟,李仕山也不會想著成立合作社了。
國家給的補助是一年300塊,這可相當于貧困戶半年的收入。
大部分貧困戶可是把這個補助算到了收入里,如果拿不到錢,可能生活都維持不下去了,你說作為村支書的李林遠能不著急嘛。
對于扶貧款的發放的事李仕山很清楚,前世他可是扶貧過好些地方,現在又在黨政辦待過一段時間。
按照安江當時的慣例,第一年的扶貧款會在當年核算完畢,區政府會在第二年過完年打到鄉政府的賬戶上,鄉政府拿到錢還會拖個半年,也就是8月份的時候發到村民手里。
要問為什么會拖這么長時間,官方的回答就是需要時間走各種流程。
李仕山則是會幽幽地說一句,“銀行利息他不香嗎?”
當然這種情況隨著國家制度越來越完善,基本上就看不見了。
李家村去年的扶貧款按照慣例是今年六月份發下來的,可是這都馬上12月了,還沒有消息。
李林遠為了這事,幾乎是每個星期都要跑一趟鄉政府,結果得到的答復永遠是:“回去等消息。”
李仕山可是很清楚的,在黨政辦替費弘毅寫報告的時候還查過相關資料,這筆款子區里是按時撥到了鄉里的賬戶上的。
現在鄉政府如此地推脫肯定是有問題的,至于什么問題要去了鄉政府才知道。
李家村通往鄉政府只有一條土路,但是要到這條土路還要再翻一座山,俗話說看山跑死馬,就是這一座山李仕山也足足走了一個多小時。
到了土路上的時候,一個穿著牛仔服的小青年靠在摩托車上抽著煙。
看見李仕山他們來了,將煙狠砸了兩口往地上一丟,站直了身子,“爺,表叔,你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