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原是離縣城四十里地楊家村人,早年沒了娘,爹在今年春天時,也因一場傷寒撒手人寰。
楊家家中有房屋和十來畝田地,姐妹四人省著些,再幫旁人做些活計,倒也足夠吃喝。
可楊大丫的大伯卻將房屋占了去,更要將那十來畝的田地占為己有,理由是二房無子,既是爹娘不在,房屋和田產理應歸結到大房名下。
楊大丫自然不肯,將此事鬧到了村中里正那里。
而里正雖然同情楊大丫的狀況,但按照規矩,女子不能繼承財產,楊家二房所有的東西,只能盡數給楊大伯。
但論理來說,楊大伯需得撫養四個孩子直至出嫁,最終里正協商,家中房屋田產盡數給了楊大伯,而楊大伯家需得出上十兩銀子,作為四個孩子撫養費用。
楊大丫姐妹四人心有不甘,卻也知道,這是里正為其爭取到的最大權益。
如若不然,她們四個人就得在楊家大房生活,往后婚事也需得由楊大伯做主,彩禮必定會落入大房之手,嫁妝卻什么都沒有。
且楊大伯唯利是圖,到時候怕是只看銀錢,連人家都不會好好給挑選,甚至會出現明知道前面是火坑,也會因為銀錢,毫不猶豫將姐妹四人推了進去。
里正這般,已是足夠為她們姐妹四人考慮謀劃了。
楊大丫明白這一層,便也不再鬧騰,只拿著這十兩銀子,帶著三個妹妹來到縣城,租了個院落住下,再尋摸生計之事。
碰巧,聽說了夏明月和夏記之事,便來問詢一番,看能否攬下來這個生意,也好順利謀生。
楊大丫是長姐,在母親去世后便一直照看著三個妹妹,充當母親的角色,手腳麻利勤快,做事踏實有擔當。
而她的三個妹妹,亦是早早懂事,在家中洗衣做飯干農活,樣樣也都不落下。
總之,夏明月對老實本分,但也有闖勁兒的楊大丫十分欣賞,便將早飯吃食攤的第一個加盟商定了下來。
加盟費用和吃食攤的標準一樣,一筆交清五兩銀子,往后每年付上一兩。
中央廚房每日配送和好的油條面和胡辣湯配菜、配料當,夏明月教會楊大丫如何炸油條、甜果子、布袋,煮胡辣湯等。
考慮到早餐吃食攤放加盟出去之后,中央廚房供貨種類增加,活計變多,若是最后一個將自營的攤位加盟出去后,仍舊會面臨一個用工緊張的情況,夏明月決定這次第一個便將自營的攤位給加盟出去。
邊關小廚娘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