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帝陛下離開長安,以洛陽為目標。
這個消息也傳到了各地諸侯那里。
對于離開李傕、郭汜的天子,各諸侯都在討論應該如何對待。
在目前各諸侯中,袁紹是最為突出的存在,他的動向備受世人關注。
于是,沮授為了進言保護天子,站了出來。
“您聽說獻帝陛下離開長安了嗎?”
“當然,知道了,那又怎樣?”
“那么,我建議務必將獻帝陛下邀請到鄴縣?!?
袁紹聽了沮授的話,陷入了沉思。袁紹從自己的角度考慮了迎接天子的好處,但卻無法理清頭緒。
“這么做有什么意圖呢?”
“是這樣的。主公您曾是反董卓聯盟的盟主。如果您迎接獻帝陛下并讓他安穩下來,那么聯盟的意義就得以實現。主公的名聲也會越來越高。”
反董卓聯盟的成果確實只是把董卓逼退到長安,世人確實有這樣的看法。
最終,被評價為完成討伐董卓大義的是呂布,袁紹對此并不滿意。
但是……
“我反對?!?
在袁紹苦惱之際,郭圖站出來說道。
“恕我直言,如今的漢王朝已經走上了衰落之路。邀請獻帝陛下意味著要為復興而努力,但這恐怕是一條非常艱難的道路。”
“沒錯。我們事事都要看獻帝陛下的臉色行事,這樣我們就無法隨心所欲地制定軍事策略和進行侵略了。”
郭圖的意見得到了淳于瓊的贊同。
實際上,袁紹的想法也與淳于瓊相近,所以很難接受沮授的意見。
“但是,如果其他人擁戴獻帝陛下并利用詔令,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冠以叛賊的污名。”
深知迎接天子政策重要性的沮授也不甘示弱地反駁道。
“如今的漢王朝已經沒有權威了。他們不可能發出能陷害我們的詔令?!?
“說得對,沮授大人您就是太過多慮了?!?
但是,郭圖和淳于瓊也不肯讓步。意見出現分歧,似乎無法收場。
于是,袁紹想參考其他人的想法。
“田豐,你有什么意見嗎?”
被點名的田豐走到袁紹面前說道:“關于擁戴天子一事,我贊成?!?
沮授的臉上瞬間露出喜色,但田豐接下來的話又讓他失望地垂下了肩膀。
“不過,不是現在……等別人恢復了漢王朝的權威后,我們再從那個人手中用武力奪走獻帝陛下。”
田豐的話讓袁紹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其實袁紹自己并不喜歡獻帝。
因為獻帝是董卓擁立的天子,而董卓是袁家的仇人,曾將袁家三族斬首。
對董卓的仇恨也影響到了對獻帝的看法。
因此,袁紹無法積極地去營救獻帝。
無論如何,如果漢王朝的權威得以恢復,就擁戴天子;如果不能恢復,就像以前一樣依靠自己的力量繼續稱霸之路。
袁紹陣營的方針就這樣確定了。
與此同時,在曹操的領地也進行著類似的會議。
荀彧強烈建議擁戴天子。
“雖然漢王朝正在衰落,但四百年的歷史已經成為我們心中的一部分。高舉這面旗幟,天下百姓一定會心悅誠服地歸順主公?!?
荀彧的話曹操明白。
但是……曹操無法消除天子可能成為束縛的擔憂。
正在曹操陷入沉思的時候,一個使者匆忙趕來。
“有使者想見曹操大人?!?
在這個時候來的使者,到底是哪里的……
這時,一個似曾相識的大聲在會場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