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勲求助於華歆,但在兵糧一事上華歆只能拒絕。
實際上豫章郡也連年歉收,糧食十分短缺。
根本沒有多余的糧食用來出售。
“劉偕大人,實在抱歉,希望您能理解我們這里也處境艱難。”
“……但是,被華歆大人拒絕的話,我們就……”
劉偕的想法也能理解,但沒有就是沒有,他也只能離去。
劉偕垂頭喪氣地踏上回廬江郡的路。途中,經過上繚一帶時,看到那里的部落居民的生活,覺得似乎比自己這邊富裕。
其實這只是“鄰家的草總是更綠”罷了,但劉偕卻錯誤地認為上繚一帶糧食豐富,就這樣回去向劉勲報告了。
被錯誤信息所鼓舞的劉勲,覺得既然人家不賣,那就搶過來,於是率軍朝著上繚進發。
想要獲得糧食的士兵們紛紛自愿參戰,劉勲的居城幾乎變成了一座空城。
即便如此,劉勲也不在意,就這樣率領大軍朝豫章郡出發。
一直關注著劉偕行動的華歆,很好地監視著劉勲的動向。察覺到劉勲出兵後,他立刻指示上繚一帶的部落居民避難。
華歆在豫章郡聲望很高,部落的人們都很聽從他的指示。
部落居民把所有物資都帶走逃走了,所以當劉勲到達上繚的時候,一無所獲。白費了一番力氣。
此時,監視劉勲的不只是華歆。江東的小霸王孫策也是如此。
得知劉勲把皖城放空後,孫策火速出戰。
沒有主人的皖城,在孫策軍的包圍下輕易地投降開城。
這讓孫策都有些意外,但進入城內就明白了原因。
號稱有十萬人的劉勲軍,城內卻只剩下幾百名士兵。
由此,孫策認定劉勲是個打仗的外行,於是給堂兄孫賁和孫輔八千士兵,命令他們在豫章郡的彭澤縣埋伏。
孫策猜測劉勲很可能毫無戒心地經過此地。雖說對方有十萬人,但如果率領的將領無能,八千士兵也足以取得戰果。
果然,如孫策所料,劉勲軍毫無防備地經過彭澤縣,被孫賁和孫輔打得落花流水。
劉勲好不容易才逃過全軍覆沒的命運,氣喘吁吁地逃到荊州的西塞山。
孫策進入皖城時,首先查看了寶物庫。
那里擺滿了袁術的遺產,但似乎沒有他想要的東西。
暫且下達帶走的指示後,孫策在城主的房間里休息了一下。
坐在椅子上的孫策面前,城內剩下的俘虜被帶了上來。
其中除了劉勲的妻子兒女,袁術的妻子兒女也混在其中,孫策趕緊給袁燿松綁。
“指揮不周到,實在抱歉。讓從小就認識的你受此委屈……”
“不,我們是失敗的一族,無論受到什麼樣的對待都甘之如飴。……但是,感謝您的厚意。”
孫策把劉勲的家人移到別的房間,解開了所有與袁家有關的人的繩索。
原本有些人心懷不安,但看到這樣的對待後都松了一口氣。
“雖然我與袁術分道揚鑣,但孫家并沒有忘記曾受到的恩顧。”
“沒想到孫策大人會這麼說。再次感謝。”
袁燿心中或許有很多想法,但為了保護家族,他也有不得不成熟的地方。
如果孫策沒有背叛袁術……
但說這些也沒用了。
“聽說你們正遭遇糧食短缺。今晚就吃我們準備的飯菜,好好休息吧。”
更何況孫策都這麼說了,袁燿也說不出怨恨的話。
“另外,很抱歉,明天你們要搬到吳郡去。我不想采取粗暴的手段,希望你們老實聽從。”
“我們已經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