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請求援軍吧。我們袁家與他長期結盟。如果向他求助,事情一定會有好的發展。”
袁譚聽從了郭圖的建議,給劉表寫信。
當他看到劉表的回信時,非常失望。
劉表的信中寫著讓兄弟停止爭斗的內容,并不是支持袁譚。
相反,劉表批評了袁尚作為弟弟的不道德行為,但也勸說袁譚作為仁者要放下身段,為國家的安寧著想,暗示他投降。
袁譚更加迷茫了,但郭圖和辛評堅決不同意向袁尚屈服。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在袁尚看來,袁譚這次的行動都是郭圖和辛評的主意。
袁譚作為袁尚的親兄弟,投降后可能會被饒恕,但這兩人肯定會被處死。
因為關系到自己的性命,他們兩人漸漸失去了理智。
“如果袁譚大人一定要投降,那就現在殺了我吧。與其被袁尚折磨致死,還不如被主公殺死。”郭圖逼迫袁譚。
袁譚怎么可能殺死自己依賴的兩個人呢。
這簡直就是用自己的生命進行威脅。
“那么,現在被劉表拋棄了,我們該怎么辦?”
在戰爭中,他們已經看不到出路了。
三個人就像走進了沒有出口的迷宮。
“那么……我們投降吧。”
“什么?”
辛評的聲音很小,袁譚沒有聽清楚。
不,也許他實際上聽到了,但他的大腦拒絕接受,所以沒有聽進去那個名字。
繼續閱讀
辛評再次大聲清晰地說:“我們向曹操投降吧。”
“你在說什么傻話。”
雖然不是直接被曹操殺死,但曹操可以說是他父親袁紹的仇人。
向曹操投降,對袁譚來說比向弟弟屈服更屈辱。
這絕對不可能。
但是,對于郭圖和辛平來說,要打破目前的困境并生存下去,只有這個方法了。
“沒有別的辦法了。要么勇敢地戰死,要么選擇投降,你選哪個?”
作為武將,戰死也是一種選擇,但袁譚還沒有勇敢到舍棄自己的生命。所以他才考慮向袁尚投降。
“向曹操投降只是暫時的。當袁尚和曹操爭斗時,我們可以趁機收復失地。如果不能忍受一時的恥辱,就無法實現大業。”
郭圖補充了辛評的意見,袁譚終于點了點頭。
于是,他們決定向曹操派使者,被選中的是辛評的弟弟辛毗。
辛毗對留在鄴城的哥哥辛評的家人被審配殺死一事深感痛恨,為了消滅審配,他什么都愿意做。
“我一定會帶著曹操的軍隊回來。”他發誓后離開了平原。
到達許都的辛毗首先拜訪了郭嘉。
郭嘉和郭圖是同來自豫州潁川郡的同族。
辛毗帶著郭圖給郭嘉的信。
在郭嘉看來,郭圖是個不怎么樣的親戚。
這讓他很困擾,但在這種情況下不理會也不好。
于是他決定聽聽辛毗的話。
“我不了解袁譚。他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嗎?如果不確定這一點,我不能向曹操稟報。”
于是辛毗猶豫了一下,然后誠實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優柔寡斷,容易被臣下的意見左右。在信任方面,可能有所不足。”
“那這件事就當沒發生過吧。”
當郭嘉要拒絕時,辛毗突然跪在地上,額頭貼地。
“袁氏兄弟的爭斗讓河北的百姓陷入了極大的困境,比你想象的還要嚴重。現在是奪取河北四州的好時機。請務必向曹操進言。”
“那么,以后可能還是要討伐袁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