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到達宛城不久,一個自稱是劉琮使者的男人來到了這里。
在南征的行軍途中,曹操已經聽說劉表去世了,看來正如所料,次子劉琮繼承了他的位置。
曹操先確認了這個使者的來意。
“劉琮大人絕無反抗曹操丞相之意,他表示恭順的同時,要將荊州牧的印信交還給朝廷。”
“哦,不戰而降,倒是很識時務……不,應該說是明智的判斷。我們來研究一下內容,稍后會派使者回復劉琮大人。”
曹操把劉琮的使者送回去后,召集重臣商議這次的投降之事。
“那么,現在這個投降是真是假呢?各位將領怎么看?”
荊州沒有卷入大的戰亂,兵力充足,物資也豐富,輕易投降讓人難以相信。而且,前幾天在新野城,曹仁、曹洪的軍隊被空城計打得幾乎全軍覆沒,這件事還記憶猶新。大家擔心這次曹操進入襄陽城后,會中了他們的計謀。
“仲達,你怎么看?”
曹操這次遠征把原本應該在丞相府的司馬懿也帶來了。曹操認為能代替早逝的郭嘉的人就是司馬懿,所以為了讓他積累更多現場經驗,帶他一同前來。
司馬懿在討論這是不是計謀之前,先強調必須準確把握諸葛亮的實力。
“在我看來,諸葛亮就像神或魔一樣。他在遙遠的樊城僅憑一封信,就在新野城實施了火計和水攻。在不在現場的情況下,成功實施何時發動非常關鍵的這兩個作戰,我是絕對做不到的。”
司馬懿告訴曹操自己做不到,但實際上,他腦海中有一個唯一可能實現的方法,那就是有能與諸葛亮媲美的智者在新野城指揮。
但是,聽說新野城的大將是張飛后,他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存在了。他對諸葛亮的稱贊就是由此而來。
考慮到那位天才軍師的存在,曹操也覺得貿然進入襄陽城很危險。他想再找些判斷的依據,于是問徐福。
“徐福,和諸葛亮關系親密的你,怎么看?”
“像我這樣的人,很難推測孔明的智謀,但陷阱的可能性確實不能排除。”
雖然被問到了所以這么回答,但徐福其實覺得這次投降十有八九是真的。繼承荊州牧的如果是劉琦還另說,但現在是劉琮,那就意味著蔡瑁、蒯越等人在背后支持他。在徐福離開荊州之前,劉備和他們的關系就極差,這么短的時間內不可能化解。
因為暗殺客將是家丑,所以劉備和蔡瑁的矛盾沒有公開,這倒是幸運。如果不透露這個信息,劉琮和諸葛亮是親戚,會讓人覺得他們之間有聯系,從而為正在逃跑的劉備爭取時間。徐福故意給出錯誤的回答。
“但是,聽說諸葛亮的主公劉備不在襄陽城,而是南下了?”
“孔明可怕之處就在于,連他的主公都能當作誘餌。”
被徐福這么肯定地一說,曹操也覺得陷阱的可能性很大。他甚至想干脆無視投降,直接進攻。
“那個正在逃跑的劉皇叔,據說還帶著百姓。如果我單獨去追,應該很容易就能追上。我去探探他們的情況怎么樣?”
如果是劉備,他絕不會錯殺曾經侍奉過自己的徐福。曹操覺得也許能找到一些判斷的依據,就同意了徐福的提議。
“劉備帶著的百姓,應該是害怕我在徐州的傳聞。見到他的時候,順便勸他投降,如果他乖乖投降,就赦免百姓。”
“是,我明白了。”
徐福立刻開始準備去追趕劉備。徐福離開后,荀攸站出來說:
“讓那個人去沒問題嗎?他還一直稱呼劉備為劉皇叔。他不會背叛嗎?”
“不,沒問題。像徐福這樣的智者,不會兩次違背自己的原則,否則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他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