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如何打破局面的時候,一起跟來的軍師荀攸卻在想別的事情。那就是故意撤退。
江陵被占領后,劉備可以說是死路一條。沒必要在這里強行突破,增加己方的犧牲。
“丞相,我們撤退怎么樣?”“嗯。好像還有伏兵呢。”
不管怎么想,曹操只能想到強行突破。他同意了荀攸的提議,并指出張飛后面的樹林里有人的氣息。
荀攸也點頭同意,說:“如果劉備要去江陵,我們可以占領江陵后埋伏起來,等他自投羅網。”
曹操覺得有道理,又問司馬懿的意見。
司馬懿先說:“我贊成撤退。”
然后說樹林里的伏兵是“偽兵之計”。
“樂進將軍和許褚將軍戰敗后,張飛本可以追擊,但他沒有。恐怕他是不想離開橋吧。如果有伏兵,他離開橋也沒問題。”
司馬懿準確地回答了曹操的疑問,在平靜的表情下內心卻激動不已。
他提出的追擊趙云找到劉備的策略,作為作戰計劃本來不錯,但最后卻出現了這樣的障礙。
“不能完全看透局勢就無法獲得完全勝利,戰爭真是深奧啊。”
他本以為在故鄉已經學到了很多知識和智慧,但現在他知道自己還有很多要成長的地方。
也許,如果是諸葛亮,就能在完全看透局勢后想出策略吧。
想到這里,他感到興奮不已。
不管司馬懿的心情如何,曹操看到大家意見一致,就下達了撤退的命令。“那我們先撤退。裝作回襄陽城,一部分人和我一起去江陵。”
看著曹操軍撤退,張飛放火燒了橋。
這是為了防止敵人追擊。
“曹操軍撤退了。”聽到偵察兵的報告,劉備他們歡呼雀躍。
劉備雖然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總算活了下來。
現在他們仍然處于困境,但他們已經經歷過很多次類似的情況了。
他們不能放棄希望。荀攸認為劉備已經死路一條,但劉備的眼睛里還有生機。
三國:挫其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