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江烏林的入江口,有一個男子正在垂下釣絲。
那男子戴著斗笠,把臉遮得很深,看不清他的表情,但遠遠望去,似乎在微笑。
在這個詭異男子的附近,正在巡邏的曹操兵走了過來。
“這里是曹操丞相的水上要塞附近。立刻離開,否則就把你抓起來。”
男子看到曹操兵,嘆了口氣。他像是很疲憊地把手搭在肩上揉了揉,然后慢慢地站了起來。
“終于來了啊。來得太晚了,所以才釣了這么多魚,不是嗎?”
男子把魚簍里的東西朝著長江倒了出去。從里面出來七八條魚,它們回到水里后歡快地游走了。
“你在說什么。你不想離開嗎?”
“不想。”
聽到這個回答,三名曹操兵憤怒起來。他們把槍尖指向戴著斗笠的男子。
“喂喂,別沖動。我是揚州重鎮黃蓋將軍的使者闞澤。我想見曹操丞相。”
說起黃蓋,他曾是被稱為江東之虎的孫堅的心腹重臣,如今也是侍奉孫家三代的名將。
即使是曹操軍的底層雜兵,也都聽說過這個名字。
這位著名將軍的使者要求面見曹操丞相,這是怎么回事呢?這件事對于這三名雜兵來說,實在是難以處理。
三人湊在一起商量,但當然也沒有得出結論。
沒辦法,他們只好帶著這個戴斗笠的男子來到要塞附近,向上司請示。
結果,那個上司也難以判斷,不過恰好正在巡邏的人中,有一個認識闞澤的人,于是他的身份得到了確認。
既然確定他是揚州的家臣之一,消息立刻就被上報到了上層。
不久之后,闞澤終于如愿以償地見到了曹操。
在這個時期,對于來自敵軍的使者,曹操很難猜測對方的意圖。
“你說你叫闞澤?你到底有什么事要找我?”
“什么事?您這話可真悠閑啊。”
對于曹操的問題,闞澤笑著反駁道。他這種大膽的態度,讓在場除了曹操之外的其他人都發出了一陣喧嘩。
其中一人,龐統,也饒有興趣地把目光投向了這個似乎很有趣的男人。
“我哪里悠閑了,你倒是給我講講。”
闞澤的態度看似帶有挑釁,但曹操不愧是曹操,依然鎮定地應對。
對于闞澤來說,事情的發展可能與他的預期有些不同,但他還是繼續著對話。
“在這個時期,大白天公然闖入敵陣,那是做好了赴死的準備。既然有這樣的人來訪,那必定是關乎國家大事的要事。您卻問我有什么事,所以我才說您悠閑。”
“嗯。不愧是被選為使者的人,果然能言善辯。那么,我就聽聽你所說的國家大事吧。”
曹操這么一說,闞澤便把一封由黃蓋和韓當聯名寫的信遞給了曹操。
曹操原本只聽說了黃蓋的使者,沒想到連同樣應該是孫吳重要將領的韓當的名字也出現了,他感到很驚訝。他饒有興趣地把那封信反復讀了好幾遍。
這封信的大致內容如下:
“此次戰爭的主謀是周瑜和魯肅二人。然而,周瑜在面對曹操丞相的大軍時,卻膽小如鼠,閉門不出,魯肅則總是看他國軍師的臉色行事。前幾天,我向周瑜指出了這一點,結果卻遭受了一百杖的刑罰。至此,我與盟友韓當決定放棄孫家,希望不久后能前往曹操丞相處效力。還請您妥善安排。”
曹操把信疊好后,指示衛兵把闞澤抓起來。
闞澤內心一驚,但還是故作鎮定地問曹操原因。
“你說黃蓋、韓當要內應,但信中關鍵的日期卻沒有寫,難道要等到戰爭結束后再來嗎?這根本就不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