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周瑜卻在猶豫不決。
“風真的會吹起來嗎?苦肉計可不能用第二次啊。”
他在腦海中不知反復問了自己多少次。關于這件事,魯肅也沉默寡言。即使想要鼓勵和鼓舞周瑜,也沒有任何依據。
畢竟,從諸葛亮那里,誰也沒有聽說過東南風會吹起來的理由。要相信一個未知的事情,實在是賭注太大了。
雖說現在已經不是提出質疑的時候……
“哎呀,兩位都在這兒呢,還沒走啊。”突然,營帳的入口打開,走進來的是簡雍。
“原來是簡雍大人,您來這種地方,還真是少見啊。”魯肅回應道。說實話,周瑜已經完全忘記了簡雍這個人。
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諸葛亮的存在感太過強大。這個簡雍,到底有什么事呢?
“我冒昧前來,是覺得差不多該開始準備了吧。”
“你說的準備是什么準備?”周瑜略帶惡意地問道,似乎在說一個諸葛亮的隨從不要對軍事指手畫腳。
“我記得曹操好像邀請過您去打獵吧。我說的是準備去打獵啊。”
曹操在信中使用隱語,真是狡猾。周瑜決定再和簡雍多聊幾句。
“但是,這場關鍵的狩獵,如果陷阱布置得不夠好,怎么能捕獲到好獵物呢?”
繼續閱讀!
“陷阱已經布置得非常充分了。”
東南風還沒有吹起來。聊了幾句后,周瑜覺得簡雍似乎比想象中聰明一些,但現在看來是自己想錯了。他好像根本沒有理解當前的狀況。
“不,真的已經足夠了。就連聽了諸葛亮的話的周瑜大人您,都對東南風是否會吹起來表示懷疑。
那敵人呢?……他們肯定連想都沒想過吧。還有比現在更適合火攻突襲成功的條件嗎?”
“確實如此,但是……”
沒有實際行動的支持,終究只是空談。說到底,問題的關鍵還是東南風到底會不會吹。
“東南風會吹起來的。”
“你憑什么這么說?”
簡雍已經從諸葛亮那里得知了那晚風會吹起來的原因,并且也得到了諸葛亮的許可,可以在必要時說出來以獲取周瑜的信任。
這場戰役,時機至關重要。必須在風刮起來之前就相信并采取行動。
如果等到風向改變后再行動,曹操可能會察覺到不利而撤退。
那樣的話,就會白白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簡雍將諸葛亮告訴他的事情告訴了周瑜和魯肅。在這個時期,這個地區每年如果氣象條件合適,就會吹東南風。
雖然只有諸葛亮知道具體的氣象條件,但簡雍也聽說了一些關于其前兆的事情。
“東南風會帶來南方的暖氣。雖然是冬天,但會稍微變得暖和一些,這就是前兆。”
這么一說,魯肅覺得從昨天開始氣溫好像確實上升了一些。周瑜昨天雖然沒有感覺到,但現在聽簡雍這么一說,也覺得好像暖和起來了。
然而,還是有一個疑問。
“既然知道自然現象會導致東南風刮起,那諸葛亮為什么還要進行祈禱呢?”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不這樣做,就沒有人會相信。”
確實,如果有人說每天都在刮的西北風明天會變成東南風,很難讓人一下子就相信。
在底層士兵中,有很多人迷信。要讓他們相信并全身心投入戰斗,神秘的儀式似乎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那么,最后一個問題……你說每年都會吹,但并沒有固定的日期吧。那你怎么知道就是今天呢?”
“這是諸葛亮的洞察力和對學問不懈探究的成果。他經過研究推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