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嘗完金東的美食之后,劉遠和江墨蘭沒有絲毫耽擱,立刻踏上前往臨江市看守所的路途。他們的目標明確,就是要盡快見到那個涉嫌殺害自己妻子的被告人。
進入看守所后,劉遠依照事先精心準備的會見被告人發問提綱,開始向被告人提出一系列問題。
例如,死者身上有許多明顯的外傷,這些傷口顯然是由銳器造成的刺傷,但被告人在筆錄中的交代卻稱他只是用榔頭敲擊了受害者,這完全不符合實際情況;
此外,公安機關在現場提取的物證中并沒有發現任何銳器,甚至連黃某所提到的榔頭都沒有找到蹤跡。
更讓人疑惑的是,原本應該存在于案發現場的兇器竟然離奇消失,這使得案件變得撲朔迷離。
而且,黃某在回答劉遠的一連串發問時,神情恍惚,前言不搭后語,連基本的邏輯都沒有,這讓劉遠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江墨蘭仔細的做著會見筆錄,此時也小聲和劉遠說道:“被告人看起來極有可能有精神疾病!”
劉遠頷首同意了江墨蘭的意見。
雖然劉遠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黃某不是兇手,但他還是決定之后一定要為黃某向省高院申請精神疾病鑒定,以便進一步調查案情真相。畢竟,任何一點線索都有可能成為此案的關鍵。
劉遠提問的這些問題涉及案件中的各個細節,旨在深入了解案件真相。
面對劉遠犀利的質問,被告人黃某漸漸無法抵擋壓力,情緒激動起來。
當問到許多關鍵問題時,七十多歲的被告人黃某終于忍不住崩潰大哭。
他很快就否認了自己的罪行,并詳細交代了家中發生的悲慘事件。
原來,他和妻子與唯一的兒子之間存在長期的矛盾和沖突,最終導致了一向好賭成性的兒子殺害了母親這場人間悲劇的發生。
黃某畢竟已是古稀之年,雖然猜測到了是自己兒子所為,但還是抱著一絲希望。當他得知真相時,他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內心充滿了痛苦和自責。他覺得自己對兒子的教育方式也有問題,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畢竟兒子才三十多歲,于是才想替兒子頂罪。
在會見室里,黃某情緒激動,不停地哭泣著說:“我想替我兒子去死!”他感到無比的愧疚和悔恨,認為自己應該為這起悲劇負責。
看到黃某如此悲痛,劉遠也感到十分難過。他安慰黃某道:“黃老先生,請您冷靜一下。相信公檢法各個部門都會依法處理這件事情,不會讓您的兒子逃脫法律的制裁。同時,您也要保重身體,不要讓自己過于悲傷。”
黃某聽后,慢慢地平靜下來,感激地看著劉遠說道:“謝謝你,劉律師。我知道我兒子犯了大錯,但我真的希望政府能給他一個機會改過自新。”
劉遠點點頭,表示理解黃某的心情,并告訴他會盡力幫助他們。但他也提醒黃某要面對現實,尊重法律的裁決。
無限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