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都很罕見。”
刑天想了想后命令道,“安排大家快速完成手上的工作,30分鐘后去休息區用餐,之后回各自的艙室休息。
等沙塵暴結束后再繼續原來的科考工作!”
“明白。。。”
十分鐘后,刑天跟陸杰來到餐廳。
取完葷素搭配的太空餐后,刑天看了一圈后徑直朝沈正初的餐桌走去。
沈院士這會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手里的電子數據,手里的筷子舉了半天也沒動彈。
直到刑天坐到他對面,深院士才看到來人是總指揮,放下電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刑院士,抱歉,沒看到您過來!”
“沒事,那個植物適應性實驗模型出來了?看你看得那么認真。”
沈院士搖了搖頭,“哪有那么快,我剛才查看了一些數據。
如果像您之前所說,水這個因素不用考慮,那么現在最大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溫度。二是氧氣含量的問題。”
第一個因素刑天明白,火星現在的溫差太大了,什么生物來到這都得凍死。
至于第二個問題,刑天就有點疑惑了,據他所知,有些植物是不需要氧氣參與生命循環的。
“溫度跟大氣層密度直接相關,這個需要經過大數據模擬,回去后可以集合相關專家進行實驗。
至于氧氣含量。。。”
“如果要實現刑院士所暢想的火星大氣改造計劃,氧氣比例必須達標。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后面更精彩!
植物是最好的中介,因為它們可以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而這種氣體恰恰是火星目前比例最大的氣體。
但是有一點,往往光合作用比較強的植物,它們在夜間也將消耗掉大量的氧氣。
如果沒有足夠的氧氣供應,它們會一點點枯萎。。。”
刑天恍然大悟,忘記了吃飯,他看了旁邊已經光盤的陸杰一眼后問道,“還有其他的比較生態的辦法能增加火星大氣的氧氣含量嗎?”
沈院士想了想后點了點頭,“有,大量的浮游微生物或者浮游植物!
其實我們人類一直有一個錯誤的觀點:即地球空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是植物經光合作用產生的。
其實并不是,現代研究表明最主要的來源是海洋中的浮游植物。
它們的群體非常龐大,一勺海水中就有上百萬個浮游植物,它們每年制造的氧氣量占360億噸!”
“em。。。那以你的意見。。。”
沈院士明白刑天的意思,他思考一番后搖了搖頭,“刑院士,恕我直言!無論哪個計劃都是一項比登天還難的巨大工程。
浮游植物需要大海作為依托,根據現在的數據判斷,火星以前確實有海洋,而且面積可能比地球還要大。
但是現在它消失了。
你總不能人工造一個大海吧?
至于第一個陸地生態循環計劃,它本身就有一個BUG。
即便溫度,水等條件都滿足了,白天造,晚上用,忙活一年下來你可能悲觀地發現:白忙活了,植物們自己用都得打架。。。”
“。。。。。。”
刑天沒有反駁什么。
看著飯盒里跟新鮮生菜無異的蔬菜湯,他終于意識到一個問題:人工生態循環系統恐怕是一個比T2T1武器系統還要復雜麻煩的超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