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斯提亞的話給這場小小的聚會帶來了片刻的沉默。
用“可怕”形容科林斯人的生產能力,這種評價,在神看來,是很夸張的。冥后珀耳塞福涅就忍不住露出了不以為然的神色。
神雖然不需要從事生產,但有時候,也會出手幫凡人干點活。修城墻,打造東西,放牧什么的。有時是執行神廷的命令,有時干脆就是心情好,一時興起,覺得好玩。
而只要神出手,不管干什么,都做得又快又好,完全是奇跡,凡人根本沒法相比。所以珀耳塞福涅不明白,赫斯提亞為什么會用“可怕”來形容科林斯的生產能力。三年五千張弩,幾十艘船,很可怕么?
對神來說,不算什么啊!
然而雅典娜面色肅然,沉思片刻道:
“赫斯提亞姑母,你說的這種做法,不只可以用來打造盔甲、兵器、戰船,其他的,包括工具、家具、日常用品,都可以這樣制造。實際上,幾乎所有物品,都可以利用這種做法,提高生產效率。如果推廣到全人類,會對整個人類文明帶來巨大的助益。”
“是的。所以我說,這不能被稱作發明,它的意義早已超越了某個具體的發明。這是一種新的思維,一種意識上的轉變。科林斯人甚至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標準化’。”
“標準化……”雅典娜喃喃道。
塔納托斯在旁邊聽著,不動聲色,心里卻偷笑:雖然在夢境里把‘標準化’教給了卡德摩斯和娜芙普利都,但他們還真敢用這個名字?青銅時代的所謂標準化,離后世真正的標準化差了十萬八千里。只能說指導思想是一致的吧。
不過就算是這種最粗糙、最低程度的標準化,對生產力的提升,也是顯而易見的。
當然,也有條件。如果換一個松散的,組織力差的城邦,標準化的威力不會那么大,反而可能因為造出來的零件規格差別太大,不能完成裝配,導致弄巧成拙。但科林斯一向有著很高的組織力和管理效率,科林斯人勤勞聰明的素質,科林斯這個城邦自力更生的傳統,都與標準化相得益彰。
所以,雅典娜說把標準化推廣到全人類什么的,起碼就眼下來看還是太理想化,難以真正實行的。
“除了標準化,科林斯還有讓人驚訝的東西。”
“還有?”雅典娜難以置信。
赫斯提亞點頭:“以農業為例。科林斯不再像以前那樣,簡單地將種子撒進地里,粗略地照料一番,等著收成。他們運用了一項名為‘育種’的技術,和一個名叫‘試驗田’的東西。所謂‘育種’就是有意識地選擇飽滿、健康的種子,觀察它們培植之后的效果,繼續優化選擇;而‘試驗田’則是用于觀察、記錄不同種子、不同耕作方式的優劣,以便選擇最佳方案進行大規模種植的小塊田地。
“‘育種’和‘試驗田’都是科林斯公主娜芙普利都親自負責的。這三年里,除了軍事方面的準備,科林斯就是在這方面投入最多。前兩年沒有明顯進展,可是今年的收成一下就增長了一半,就是用著試驗田里試驗出來的良種和耕作方式。可見非常有效。
“如果說‘標準化’能提高凡人打造物品的效率,那么‘育種’和‘試驗田’就能直接提高凡人的糧食產量。糧食就等于人口,人口就等于信仰,雅典娜,你明白這些意味著什么吧?”
雅典娜點點頭,看了一眼珀耳塞福涅:“現在人類的農業技術,十分簡單粗糙。收成多少,依賴于豐饒女神德墨忒爾的恩賜。但德墨忒爾姑母并不只代表凡人農作物的生長豐收,她是代表著整個大地所有植物的生長豐收,所以怎么可能單單賜福于人類?如果只依賴豐饒女神的賜福,人類的糧食產量,永遠不可能真正提高。”
赫斯提亞也看向珀耳塞福涅:“是這樣的。而且,賜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