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氣氛莊嚴肅穆。
皇上身著華麗的龍袍,端坐于龍椅之上,目光威嚴地掃視著殿下的群臣和將士。
“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了,還不拜見并肩王??恩?”皇上的聲音響徹朝堂,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大臣和眾將士們聞聲,齊齊下跪,齊聲高呼:“臣等拜見一字并肩王,并肩王萬歲萬歲萬萬歲。”這聲音如雷霆般在朝堂中回蕩,氣勢恢宏。
廖云芳站在朝堂中央,眉頭微微皺起,臉上滿是無奈之色,沉聲道:“都起來吧!”
她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疲憊。
她身著戰甲,身姿挺拔,卻難掩內心的糾結。
她本是心懷天下,為了結束六國紛爭,讓百姓免受戰火之苦,才毅然投身戰場,率領大軍南征北戰。
歷經無數次的生死考驗,她終于憑借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無畏的勇氣,一統六國,立下了不世之功。
然而,她真的是志不在此。她所期望的,不過是天下太平。
她從未想過要在朝堂之上爭權奪利,更不想被卷入這復雜的政治旋渦之中。
可誰曾想,皇上竟在這慶功之日,封她為一字并肩王,還賜予她與皇上平起平坐的地位。
這突如其來的榮耀,對她而言,并非是夢寐以求的恩賜,而是一份沉重的壓力。
正所謂,官職多大,責任就有多大。
她深知,這一字并肩王的頭銜,意味著她將肩負起更多的責任和使命,要為國家的繁榮穩定、百姓的安居樂業付出更多的心血。
在這看似榮耀的背后,是無數雙嫉妒的眼睛。
“大將軍易水寒同樣是功不可沒,朕冊封你為開國大元帥,賜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逆臣。”皇帝說道。
“多謝皇上。”易水寒跪地謝恩。
皇帝上前扶起易水寒,語重心長地說:“愛卿多年在外征戰,辛苦了。”
易水寒不僅是開國大元帥,更是皇帝兒時的好友和伙伴。他回答道:“為皇上效力,為百姓效力,是臣的職責所在。”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繼續封賞:“其他將士,朕會一并論功行賞。左鋒封為副將;寧鯤,封為左先鋒;六子,封為右先鋒;胖虎、小夫,封為中候。”
“謝主隆恩!”眾人跪地謝恩。
“大將軍易水寒同樣是功不可沒,朕冊封你為開國大元帥,賜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逆臣。”皇帝的聲音洪亮而威嚴,在殿中回響。
“多謝皇上。”易水寒毫不猶豫地跪地謝恩,聲音堅定而有力。
皇帝起身,親自上前扶起易水寒,語重心長地說:“愛卿多年在外征戰,辛苦了。朕深知這一路走來,你歷經無數艱險,為這江山社稷立下汗馬功勞。”
易水寒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看向皇帝,這位不僅是他的君主,更是他兒時的好友和伙伴。
他鄭重回答道:“為皇上效力,為百姓效力,是臣的職責所在。能為陛下開疆拓土,保家衛國,縱有千難萬險,臣亦無所畏懼。”
皇帝滿意地點點頭,眼中滿是贊賞之色,繼續封賞:“其他將士,朕會一并論功行賞。左鋒封為副將,望你能協助大元帥,共保江山安穩;寧鯤,封為左先鋒,沖鋒陷陣,再立戰功;六子,封為右先鋒,奮勇殺敵,護我疆土;胖虎、小夫,封為中候,守衛京畿,責無旁貸。”
“謝主隆恩!”眾人齊聲跪地謝恩,聲音響徹金鑾殿。
緊接著又說“紅衣,零一,你二人本是罪臣之女,如今戴罪立功,朕準許你們二人將家人接回京中,回京后,朕希望你二人的家眷好自為之,若是再犯事,朕決不輕饒。”
紅衣和零一謝恩“多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