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經過修改的殲20戰斗機在所有性能方面都達到了目前國內技術所能達到的極致水平。
它采用了單座雙發的設計,裝備了江辰研發的新型DIS進氣道。
整體氣動布局為上反鴨翼帶尖拱邊條,再搭配上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為其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
在航電系統方面,殲20采用了模塊化整合式航電架構。
這一設計使得各傳感器設備產生的數據能夠統一交給中央計算機處理器進行處理,大大提高了信息處理的效率和準確性。
至于核心部件的芯片,殲20毫無疑問地選擇了星辰公司生產的碳基芯片。
這種芯片以其超高的處理效率和可靠性,使得殲20在性能方面在全球范圍內都堪稱一絕。
殲20作為五代機,其先進的隱身性能得益于其機頭和機身的菱形設計,以及垂直尾翼的優化。
此外,石墨烯材料的應用也大大降低了飛機的雷達反射面積,進一步提升了其隱身能力。
不過,在殲20的所有性能中,唯一還有優化空間的就是其采用的毛氏發動機。
江辰在咨詢了楊總設計師后得知,國內其實已經有國產發動機在研發之中。
雖然殲20的首飛時間有所推遲,但預計它將能夠與國產發動機同時列裝,這將進一步提升其整體性能和國產化率。
在他加入項目組的整整一個月時間內,上述所有完整的設計方案就奇跡般地全部出爐了。
這一速度讓項目組的成員們感到無比震驚。
要知道他們從07年項目成立開始,已經辛勤耕耘了整整五年時間,期間經歷了無數的困難和挑戰,但從未見過如此高效的工作進度。
這個項目的進展速度,簡直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人比人氣死人,這句話在項目組內得到了深刻的體現。
在這一個月里,幾乎只有楊總設計師和少數幾個人能夠勉強跟上江辰那如泉涌般的思路。
每當江辰提出一個新的想法,楊總設計師總能迅速反應,與他一起深入討論并制定出詳細的執行細節。
他們的配合默契無間,仿佛是天作之合。
這種默契的配合和高效的工作方式,讓整個項目組都為之驚嘆。
“江辰,讓你做顧問真是太委屈了!要不我現在就打申請報告,你來給我做項目的副總設計師吧!”
方案設計完畢以后,楊工無比感慨地說道。
他作為殲20項目的實際掌控者,從來沒感受到這么爽的工作配合。
聽完楊工的話,江辰開心地笑了起來,其他成員們也紛紛出聲附和。
他們都覺得江辰的才華和貢獻遠遠超出了顧問的職位。
然而,江辰卻謙虛地表示
“楊工可不能搶了你們的功勞??!這些工作給你們時間也都能做到,我只不過加快了這個過程而已。
顧問的職位挺好的,既能參與項目,又能出風頭,我對現狀很滿意。”
對于他的表態,楊工也只好遺憾地點了點頭,表示了理解和接受。
設計方案一旦敲定,接下來的工作便是在原有的試驗機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改進與優化。
與大家普遍的想法有所差異,殲20的生產過程中,實際上需要大量的高級技工進行手工操作,這一發現讓江辰感到十分新奇。
他未曾料到,飛機的許多零部件竟然是這樣精心制造出來的,尤其是鉚裝鉗工這一環節,更是讓他大開眼界。
高端戰機的制造對工藝技術有著極高的要求。
無論是制孔還是鉚接等工作,都需要由高熟練度的技術人員來執行,以確保每一個細節都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