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子,老徐急忙站了出來,迫切地追問其中緣由。
不僅是他,那些歷經重重競爭與努力,才獲得參與星辰核聚變項目資格的眾多教授學者們也紛紛急了,也紛紛發聲。
一時間,整個屋內變得嘈雜起來,各種詢問和猜測聲此起彼伏,大家都想盡快弄個明白。
費了好大的勁,甘志強才終于讓眾人安靜下來,給了江辰一個解釋的機會。
江辰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
“我想大家應該都已經觀看過之前的直播實驗了吧?”
他環視了一圈,見所有人都點頭確認,便繼續說道
“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考慮,是因為在我看來,接下來的核聚變實驗意義已經不大。
我們目前所做的,無非是對現有技術進行一些細微的改進,而并非能夠帶來突破性進展的研究。
因此我才決定暫時停止繼續進行核聚變實驗,將資源和精力集中到其他更需要關注的領域。
等到一些關鍵問題,尤其是磁場中等離子逃逸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后,在重新啟動實驗,這樣才能確保研究能夠取得實質性進展。”
這一番邏輯清晰的解釋,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覷,彼此間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神。
屋內原本嘈雜的氛圍瞬間凝固,變得異常安靜,仿佛連空氣都停止了流動。
過了許久,才有一個略顯忐忑的聲音小心翼翼地打破了這份沉寂
“冒昧地請問一下江教授,您之前在研究其他問題時,也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嗎?先攻克關鍵技術難點,然后再著手開啟實驗?”
江辰聞言,臉上閃過一絲疑惑,他轉頭望向提問者,反問道
“難道這樣的做法不對嗎?在我看來,這是科研工作的基本邏輯。
只有當我們真正解決了那些關鍵的技術難題,才能確保實驗的成功率。
否則,在關鍵技術尚未突破的情況下就盲目啟動實驗,豈不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這一問一答之間,屋內的眾人逐漸領悟到了江辰的科研理念。
這時候,甘志強站了出來,語氣中帶著幾分欽佩地說道
“江教授,您可真是天才!不過,您的想法確實與常規科研路徑有所不同。”
他的話語仿佛打開了閘門,一時間在場的教授學者們紛紛發表意見,解釋起通常的項目研發流程。
他們指出在大多數情況下,項目都是在技術研究和實驗過程中不斷摸索、迭代前進的。
隨后,甘志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暫停核聚變實驗,而是應該繼續在星辰項目上進行。只不過我們可以調整策略,比如將點火周期適當拉長。”
他進一步解釋,這樣調整的好處在于,可以讓更多的科研人員參與到實驗中來。
大家在實踐過程中共同摸索,或許能碰撞出新的靈感,從而優化技術環節,甚至有可能解決一些關鍵技術問題。
“而且,這也是為核聚變領域積累人才的好機會。”
甘志強強調
“如果按照江辰教授的思路,我們很難預測何時能真正實現可控核聚變。
萬一在某個時刻我們突破了關鍵技術,卻沒有足夠數量的工程師能夠立即參與進來,那反而會拖慢整個核工業的發展進程。”
最后,甘志強還向江辰保證
“您不用擔心資源問題,后續的資源投入會有中心來支持,我們不會讓星辰公司獨自承擔這個無底洞的。”
有了甘志強的保證,江辰對于繼續啟動實驗也沒有什么意見。
不過他表示將不會直接參與到相關的實驗環節中,因為他有著自己獨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