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云楨5點半就醒了。
她讓哪吒去準(zhǔn)備早餐,自己則到書房里叫醒小茵茵。
垃圾場距離車站5公里,小朋友卻沒有任何交通工具。
就算讓替身機器人抱著她奔跑,也來不及在9點之前抵達車站。
云楨向末世位面借了最先進的無人駕駛汽車,花費1000積分讓系統(tǒng)導(dǎo)入垃圾場至車站的路線和路況。
接著又花了一筆積分解鎖沿路地圖,將行程目標(biāo)綁定在茵茵身上,這樣她就能跟著小姑娘一起進城。
早餐是熱牛奶和三明治,她和小朋友吃的一樣。
小茵茵對牛奶并不陌生,反而滿臉好奇地翻看三明治的夾層。
云楨問她有沒有見過奶牛,小茵茵說見過的,是黑白相間、會哞哞叫的動物。
又問她有沒有吃過牛肉,她卻說肉類不能直接吃,有輻射,要處理過才能吃。
看來星際是有動物的,只是跟藍星上的比起來,有了些許區(qū)別。
“這個牛奶好好喝!甜甜的、很香。”
剛開始見到牛奶,茵茵還以為會像家里的一樣,喝起來寡淡如水,沒什么特別的滋味。
但“哪吒”給的不同,居然濃郁得散發(fā)著奶香,喝了感覺回味無窮。
云楨笑呵呵地再給她倒一杯,對于星際人的飲食又多了一分了解。
吃完早飯,時間正好7點。
小茵茵把安全屋收起來,乘坐云楨給的無人駕駛汽車,前往5公里外的車站。
這樣的車子在居民區(qū)并不罕見,甚至是很多貧窮人家的代步工具。
只是星際流行的車型和功能,比末世位面的要先進很多。
云楨觀察了一下沿途的風(fēng)景,發(fā)現(xiàn)這片區(qū)域非常荒涼。
一路上見不到半點綠植,周遭的行人也很稀少。
不知道是因為這里的地形地貌如此,還是說整個星際都缺乏綠植?
根據(jù)小茵茵對于植物的陌生和熱衷,云楨猜測可能是后者。
但這樣又說不通。
因為植物是食物鏈上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缺乏到了一定程度,相關(guān)的動物也會餓死。
食物鏈一崩潰,人類難以獨活。
那么移民到星際的人們,又是靠什么延續(xù)了一千多年?
云楨一邊思考著,一邊留意幼崽的狀態(tài)。
原以為這一趟怎么也需要半個小時,結(jié)果16分鐘左右就到了。
主要是垃圾場通往車站的道路太過通暢,基本沒有多少同行者。
附近居民一個月才進城一次,壓根沒有那么多錢去消費。
買了票、登上列車,此時還不到8點。
云楨饒有興趣地打量列車,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一樣驚嘆連連。
當(dāng)然這些驚嘆是不敢讓小人類聽到的,只能捂著嘴小小聲說,或是在心里偷偷感慨。
也許是本地的居民人數(shù)比較少?又或者星際人類很注重隱私?
列車內(nèi)的座位基本都是兩座并排,左右各一列。
臨近過道的座位會有遮擋,乘客坐著,就看不到過道另一邊的情況。
買票時除非是一起的,或者座位實在緊張,否則不會讓兩個陌生人坐在相鄰的座位。
小茵茵此時就獨自霸占著兩個相鄰的座位,想坐想躺都沒問題。
她給替身機器人也買了票,但是列車有嚴格規(guī)定,保姆機器人只能待在專用的運貨車廂,不能和人類同座。
如果有老弱病殘,列車上的工作人員會經(jīng)常過來巡邏。
有問題就找他們幫忙,沒問題他們也會主動關(guān)心,服務(wù)倒是很周全體貼。
上午10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