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jī)推薦:
軍營中無人敢逆孫策的虎威,他走到一個士兵面前,山岳般的氣勢壓了上去,虎目迸發(fā)出強(qiáng)烈殺氣,沉聲喊了聲,“讓開!”
士兵被嚇得面如土色,腳步一亂,避了開去。他身后的士兵有樣學(xué)樣,自動讓開。
場中給孫策讓出一條路,他穩(wěn)步上前,一直到了軍營外面,無人敢阻。史辛他們得以逃脫。
孫策回身看看飄揚(yáng)在軍營中央的“孫”字大旗,深知很難再回到里面跟伙伴們并肩作戰(zhàn)。心中悲痛莫名,跪在地上拜了又拜,大哭一場,與史辛他們一道走了。
孫權(quán)得償所愿趕走孫策,心中竊喜。當(dāng)下妥善殮了孫堅的尸體,先派人送往壽春,再和黃蓋等人商議后續(xù)之事。
黃蓋提議,孫堅新死,士氣落到谷底,已不適宜再戰(zhàn),應(yīng)緩緩?fù)顺銮G州地界。
陸遜在會議中提出:“軍中不可一日無主,孫策與史辛勾結(jié)在一起,其心可誅,說不定跟主公的死有關(guān)。二公子孫權(quán)素有威儀,日后必然是個雄主,遜提議讓二公子領(lǐng)主公位?!?
黃蓋等四位老將唉聲嘆氣,孫權(quán)不是不好,但跟孫策比的話差距就有些大了。他們看著孫策長大,打死都不會相信孫策會做出那樣的事。但史辛殺害主公又證據(jù)確鑿,只好商議,等回到江東之后讓吳夫人定奪。
孫權(quán)對主公位置志在必得,除了孫策,另外三位兄弟孫翊,孫匡,孫朗他通通不放在眼內(nèi)。年輕一輩中更有甘寧,呂蒙,陸遜支持,到時再在吳夫人身上多顯示些孝心,她一拍板,黃蓋他們只能應(yīng)允。
眾人商議已定,由黃蓋等四人斷后,其余人馬盡快退回江東。
劉表陣營的黃祖看出了點什么,建議劉表追擊江東軍,但劉表剛被兩路諸侯夾攻,已成驚弓之鳥,哪敢去追。
待斥候探到孫堅已死的消息,已是兩日之后,劉表悔不當(dāng)初。派黃祖率兵連夜追擊,還哪能追得上。只好把黃祖留在東邊,時刻防備江東來犯。
荊州東邊的危機(jī)既除,劉表開始全力收復(fù)西邊的失地。
劉璋本就沒有進(jìn)取之心,當(dāng)時父親劉焉新死,他一時沖動之下,派大軍傾巢而出。如今劉表全力防守,他又怕兵力受損,危及到成都的安全,連忙下令收兵。他派出大將張任擋住益州東面,法正等人擋住南面,又請張魯鎮(zhèn)守漢中,這才覺得成都萬無一失。
劉表經(jīng)此一戰(zhàn),雖然領(lǐng)地完好,但也消耗甚巨,只好偃旗息鼓,休養(yǎng)生息。由此,南方四州的戰(zhàn)亂暫時告一段落。
再說孫策周瑜和史辛等人離開江夏,幾人看似漫無目的,事實上一直往東邊走著。一路上孫策悶悶不樂,想到父親死了之后還沒看過遺體,甚至不能送他最后一程,不禁望天長嘆,虎目含淚。周瑜跟他說話,也只寥寥數(shù)語,心灰意冷。
眼看離壽春只有半日的路程,史辛不禁再次問起孫策的去留問題。
孫策悵然若失,瞪大了眼睛不知所以。
“伯符兄,如今江東已誤會你我,看來不能再回去了。不如……你與公瑾暫時先隨我回青州,再緩圖良策如何?”史辛勸道。
孫策搖搖頭,“我……我不能去青州,這樣一來,就更坐實我與你同謀一事了?!?
史辛皺眉道:“是不是密謀你我都清楚,男人大丈夫,辦事豈能瞻前顧后?待你到了青州之后,我再多派忍受徹查此事,總好過你在外面游蕩,毫無目的?!?
孫策依然沉吟不語。
史辛清楚,對付孫策最管用的是激將法。當(dāng)下冷笑一聲,“我且問你,孫伯父尸骨未寒,兇手逍遙法外,有可能還躲在暗處嘲笑你:江東孫家,哈哈!江東小霸王……我呸!算什么東西,被人殺了父親,還被逐出江東,孫家自此沒落了。你作為孫家大公子,難道可以忍受這樣的侮